穆光宗:養生的境界—向傳統尋求養生的大智慧

2012-10-29 15:26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穆光宗 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 

  傳統是現代的母體,傳統是現代的老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向傳統文化尋找智慧。《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向後看不是倒退,而是一種回望歷史、尊重傳統、慎終追遠的大智慧。有了歷史人文的光照,我們的發展就有了方向,我們的未來就有了魂魄。  

  根據我的理解,人口文化是有關人口發展的觀念、習俗、制度與法律等,包括了婚姻、生育、家庭、養老、遷移等博大精深的內容。人口文化的發展是與時偕進的。將人口文化紮根于傳統文化的豐厚土壤中,就一定可以收到老樹抽新枝、文化新發展的效果。  

  《易經》有一句話給人印象深刻:天地之大德曰生。根據我對《易經》的理解,它所揭示的宇宙大道理是“天地人和,生生不息”,可簡稱“和者生”。這裡的“生”可以作廣義的理解,包括了生生不息、繁榮昌盛、自強不息、永續發展等含義。進一步地,“和者生”才可能“和者進”,即天地人和諧共進的道理。  

  一、“和者生”的含義  

  本文所説的“和者生”包含的意思有三層:  

  第一,尊重差異。和的前提是異,過程是易,結果是同。現代新儒學代表人物、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教授就詳細論證過三者的關係。2009年12月29日晚,筆者有幸聆聽了國資委主辦的中外名人系列講座杜維明篇“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中國”。杜維明兼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客座教授,國際知名文化學者。“文化中國”是杜教授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概念。什麼是“文化中國”?杜教授認為存在著三個意義世界:其一,以華人為主建構的世界,在這個中文世界中,中國人佔多數的多數,如中國、新加坡。其二,第二個意義世界是散佈世界各地的華人,是少數的少數。其三,第三個意義世界是接觸甚至喜歡中華文明的外國人,如漢學家、外交官、企業家、旅遊者甚至包括領養中國孤兒的外國人。受文化中國的啟發,2006年筆者在湖南實地調研基礎上曾經提出“文化家鄉”的概念並用來解釋流出人口和家鄉的關係(“人口流動與新農村建設——文化家鄉的理論構建”,載于《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2期)。  

  人是文化的生物,人口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中國”説明瞭中國文化與人口的三種關係,即中國文化與中國人、與海外華人、與外國人。文化中國拓展了地理中國的概念。  

  杜教授談到三個重要概念:異、和、同,並認為:“同與和是有區別的,和的對立面是亂和同。異是和的必要條件”。我的感悟是:這裡的差異就是同一事物同一概念下的多樣性存在,大到文明小到吃飯。“異”既表現在形式也表現在內涵,在功能上既可能互補也可能對立。  

  “異”的變化應該有兩個路向:  

  (1)異——和——同。異是前提,和是路徑,同是結果。當“異”的互補性增強當一定程度,就會達到和生的境地。和是沖和,是互動,是轉化。結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認同,是趨同,是大同。同中有異,但是互補的異;異中有同,但是異的認同。  

  (2)異——分——亂。異是前提,分是路徑,亂是結果。當“異”的對立性增強當一定程度,就會達到分離的境地。分是分開,是分別,是分離。亂是無序,是矛盾,是衝突。  

  現實世界存在著兩種演變。兩相對照,“和”與“同”是正思維、正精進。“天下大同”是終極價值。筆者結論是:和者生,離者死。合者強,分者弱。  

  差異代表了生態和文化的多樣性。同不是簡單的相同和統一,而是體現了和合的思想,有融合也有包容。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權威學者費孝通教授曾經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古往今來的大同理想都體現的是和合的思想。  

  人口發展的潛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生態的差異性、多樣性和複合性,這就是因地制宜、分類發展的重要性,這是人口發展的規律性表現之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育首先是私權、是天賦人權,我們要尊重每一對夫婦和家庭自由而且負責地決定生育間隔和生育數量的權利。在確立這個大前提之後,政府和社會可以在文化和觀念上倡導和追求適度生育和適度人口、優化生育和優化人口,同時在制度和行為進行生育的風險干預(如安全分娩、預防出生缺陷、控制不安全生育的環境和行為、規避獨生的連鎖風險、倡導生育的戰略儲備)、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構造多層面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二,包容融合。包容是一種態度、胸懷和格局;融合是一種變易、進化和發展。沒有差別,就沒有和合。實事求是地看待我國的人口問題,道法自然,有所為有所不為;因地制宜地促進我國人口文化的多元發展,尊重民情民意民俗,實施本土化和民族化戰略,符合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路線。  

  第三,共生共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和諧共進,是天地人和的本意。人口的發展也要道法自然,否則會違背規律、遭受懲罰。  

  和者生的前提是強調生態平衡和生態進化或者説和諧共進。我們需要提出和強化三個主要概念,即人口適度、人口安全和人口優化。  

  人口安全是指人口生態平衡,男女老幼的人口規模和比例適度。在這個方面,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包括了性別失衡和少子高齡化兩大問題。為此,我們需要倡導性別平等文化和社會孝養文化以及人口安全文化。無論是微觀還是宏觀層面,適當的生育儲備和人口儲備也是人口安全、人口適度的戰略需要。  

  人口優化是指人口生態進化,人口要取得積極的成果,就要關注人口生態中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的自由、全面、協調的發展,優先投資於人的發展,不斷提高人口素質,不斷優化人口的結構和功能。  

  生育優化是人口優化的基礎,包括了遺傳上的優化、生態上的優化和環境上的優化。我們需要從十大方面積極倡導和努力完善性別平等、城鄉對等、人民滿意、家庭幸福、民族團結、國防安全、人口優化、環境優化、社會和諧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人口生育政策。   

  二、在生態文明中理解和定位以人為本  

  易經的智慧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天地、陰陽、男女、父母等概念出發,論述了萬物的變化不是增加就是減少,演繹出宇宙、社會和人生的無窮變化。在社會演變過程中,人是發展的主體。  

  天人相應,天地人和,天地人三才,關鍵在人,在人的修為。人者,仁也。在複合的生態系統中,人的生態位最高,生態責任也最大。人可順天而難勝天,我們要準確理解以人為本,以人為本要以生物圈的總體生態迴圈、平衡和發展為依託,生態的優化是更大的目標。在複合的自然社會生態中,一方面,社會進步要以人的尊嚴、權利和發展為本,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另一方面,生態進化要以人的道德、責任與建設為根本,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口人口,一人一口,但是人決定口而不是相反。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統籌人口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易經中提出了“天行健”的寶貴思想。君子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所以,改革、創新、發展是永恒的主題。我們不能沾沾自喜于已有的成績,還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居安思危,反思過去,展望將來,和諧發展,不斷尋求人口發展進化之道。  

  第一是平衡之道。道分陰陽,生態平衡。社會和諧需要關注人的自我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需要人文主義和終極關懷,需要考慮:個體的安身立命,群體的健康互動,社會的持續和諧,天地的道法自然。  

  第二是變易之道。遵循規律,循道而行。道可道,非常道。變易的是象數,不變的是規律。萬物變化有規律可循。德國哲學家康得説過:人類要敬畏的是內心的道德律和頭上燦爛的星空。哲人智慧光耀韆鞦!  

  第三是和合之道。天地人和,萬事興旺。和合生氣、和合生旺、和合生健。和合消融對立促成統一,自由包容有容乃大。大和大生,小和小生,不和不生。  

  第四是行健之道。天地行健,與時偕行。這是實踐之道,行甚于言。“健”的姿態是積極的,進取的,一邊是人,一邊是建,人乃天地之秀,有所作為體現的是自強不息。有所不為體現的是遵循規律,道法自然,有自知之明。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源源流長,沒有自強,發展不到今天。  

  三、四字真言的啟迪  

  《易經》乾卦講到四個字,即元、亨、利、禎,包含了天道、地道、人道的大智慧。  

  首先看元。元同源。萬物有源,天地為母。所以,我們要敬天禮地,繼而孝親愛人,弘揚仁義道德——仁愛、孝道、共進。這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本源。人與自然和諧體現在天人相應,天人共進。生態文明就要體現這樣的大追求,以天地為懷抱,以生態為舞臺,有所作為。生育文明是人類文明之基石。在統籌人口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生命、維護人權。生育是人口之源。生育決定人口的發展,決定人類的未來。生育孕育希望,優生成就未來。元的意識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需要報恩反哺文化的支撐。唱響與發展優化人口、優化生育的文化。  

  其次看亨。亨通享,包含了共建、共用、共贏的思想。有了這個思想的指引,就可以共築公民社會、和諧社會、道德社會和幸福社會,讓為社會做出貢獻和奉獻的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和機會,而不被社會遺忘。生育計劃要融入生育關懷之中,以關懷始,以幸福終。  

  再次看利。利源權。權利權利,天然相連,不可分割。易經講“利見大人”,意思是説要為大多數的利益負責,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是天地大道,民生大事,萬世根本。民利所在,民心所向;民權所在,民利所生。還權於民,賦權於民,造福於民,是古往今來的大方向。構築以權利為中心的人口政策體系任務艱巨,但道不遠人。  

  最後看禎。禎實正。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平衡、是變易、是和合、是行健。人類需要保持正心、正見、正思維、正精進,這一切都需要強調以人為本、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發展科學。人口發展的正道是什麼?簡單説,就是優化人口生態,促進和諧發展。道法自然,實現人口積極、健康、協調、平衡、持續的發展。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