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築夢蘇州】徐博翎:人工心臟技術未來可期

時間:2020-05-09 來源:中新網江蘇

  中新網江蘇新聞5月8日電(周建琳)“疫情逼著我們加速奔跑,公司研發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産品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望提前問世。”四月下旬,跟隨徐博翎的腳步,記者走進蘇州心擎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心擎醫療”),這裡研發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産品有望在2023年投入市場,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望著眼前這個“鄰家女孩”,一時間很難將徐博翎與心擎醫療創始人聯繫在一起。37歲的徐博翎,依然保持著科學家的獨立品格和個人的率真、清新風格,但在創業的道路上已闖出了一片天地。

  “今年三月,公司剛獲得了中國銀行蘇州分行1000萬元的中銀防疫貸,這對像我們這樣的創新型公司來説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剛坐下,徐博翎率真性格就暴露無遺,她抬抬眼鏡説:“其實我壓力很大。得到的幫助越多,要做好産品的使命感就越強。”

  “開發國內第一、超越國際水準的中短期體外人工心臟産品。”這是2017年徐博翎創立心擎醫療的初心。經過近三年的發展,心擎醫療已完成了全國第一個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工程樣機,實現大動物實驗並取得預期效果。同時,公司GMP廠房建成啟用,已擁有中國第一條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的生産線。

  在外界看來,徐博翎的創業之路非常順利。翻閱徐博翎的簡歷時,也就讀懂她幹事創業的底氣。徐博翎,英國康橋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的雙料博士。自2005年進入康橋大學起,她就一直從事國際前沿的微創型人工心臟設計研發。2013年徐博翎回國受聘全職擔任蘇州大學教授、人工器官研究所副所長,從事人工心臟系統設計及生機電系統生理學研究。

  談及學術收穫,徐博翎抬高了聲音,又調皮起來:“哎呀,我沒有這樣厲害了!只是一路上運氣都很好!”開玩笑過後,她解釋説,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心血管研究所工作期間,作為項目負責人(PI)從事微創型右心用心室輔助裝置研究,自己所設計的系統已經獲得德國和美國專利。2014年,她獲得全球最大的人工臟器協會——美國人工臟器協會頒發的Nose國際學者獎,這是十年來唯一獲獎的中國人。

  每個創業者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徐博翎也是。“其實我一開始是很害怕創業的,因為父母創業的艱辛,自己從小耳濡目染。”上世紀90年代,徐博翎的父親把自己的事業從臺灣移到大陸。從初中起,徐博翎的寒暑假都是在大陸上海、蘇州度過的。“但不是來遊玩的,是到爸爸工廠打工。”徐博翎強調父親管理很嚴格,自己也得從最底層做起。

  作為一名臺商二代,徐博翎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與父輩的不同處,“我們這一代人的思維可能更具創造性,大部分創業者都擁有國際化教育背景,對市場的嗅覺也更敏銳。”在蘇州,和徐博翎一樣選擇來大陸打拼的臺商二代不在少數,這與當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惠的政策密不可分。

  徐博翎感恩父母的大力支援,她坦言,自己身上遺傳了父親愛拼敢贏的精神,以及母親灑脫自然的率真。“人工心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醫療器械之一。由於經濟水準及科技實力的限制,目前我國和國外相比仍有差距。因此研製出性能優良、超越國際水準的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成為當務之急。”本來只想在蘇州大學安心執教的徐博翎決定“去創業,把技術變成産品,造福患者”。

  創業是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較量。“現在看來我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和對的人一起創業。我們的快速發展與蘇州醫療器械産業生態息息相關。”在徐博翎看來,蘇州高新區以醫療器械産業為特色方向,打造上下游産業聚集高地,為心擎醫療的茁壯成長厚植沃土。

  “除了上下游的産業優勢,高新區還給了我們創業者充分對接各種資源的平臺。”徐博翎説。數據顯示,近年來,蘇州高新區先後引入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國仟醫療科技創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平臺,集聚了200多家醫療器械相關企業,初步形成了以醫學影像、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生物醫學材料和植介入器材、診療設備為特色的醫療器械産業集群。

  目前,徐博翎正領導海內外團隊致力於打造世界唯二,中國首個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徐博翎表示:“人工心臟的技術壁壘很高,需要長期技術積累。國內除心擎醫療外,尚無在研體外輔助迴圈磁懸浮人工心臟。我們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匯聚醫療健康領域平臺資源。”

  起身告別時,發現心擎醫療的大門上貼著的春聯橫批是“早日上市”。徐博翎稱,這個目標會提前實現。她説,這次疫情的暴發將促進海內外市場對醫療器械需求的大幅增加及重視程度提升,中國在經歷疫情大考後,對器械産業的國産替代將加速。這一刻,“鄰家女孩”徐博翎是代表未來的科學家、企業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