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五感並用 昆山慧聚夜市尋鄉愁
中新網蘇州4月28日電 (記者 鐘升)紅磚厝、紅墻燕尾脊間,各色鋪位依次排開;蚵仔煎、大腸包小腸等美食的香氣瀰漫其間;閩南語的吆喝聲此起彼伏……27日晚,以“士林在臺灣、慧聚在昆山”為主題的“寶島又一村”慧聚夜市在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昆山慧聚廣場啟幕。不少臺胞特意趕來逛夜市,撫慰鄉愁。
昆山是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和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地區之一,目前集聚了5400多家臺資企業,有近10萬名臺商及其眷屬常年在昆山工作生活,有著“小臺北”之稱。
梁熏文的攤位前,食客已排成一條長龍,等待著品嘗正宗的臺灣大腸包小腸。梁熏文從小生長在臺北士林,家中世代在夜市擺攤。十多年前,隨著大陸兩岸主題展會的增多,梁熏文也來到大陸跑展賣臺灣特色小吃,“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全跑遍了”。最終,他選擇落腳在昆山開店賣臺灣小吃。
梁熏文介紹:“大陸同胞對我們都很友善,知道我們是臺灣來的,都會全力支援。一些人吃了我們家的小吃,覺得和他們在臺灣旅遊時吃到的一樣,還會再來吃。現在客群裏是大陸客人佔大多數。”
李師傅在夜市上售賣著臺灣泡菜臭豆腐。他説,為了讓大陸民眾嘗到地道的臺灣味道,自己專門安排從臺灣運來了特製醬汁、秘制香料,想把臺灣美食最美味的一面呈現給大陸民眾。攤位前聚集起的大量大陸游客讓他受寵若驚;一些臺商也帶著大陸親屬前來,分享自己兒時的家鄉味道。
臺青陳先生來昆山3年多了,這次專程趕來夜市一解鄉愁。他一邊挨個攤位購買自己懷念的臺灣小吃、一邊用閩南話和店主熱絡地交談。陳先生表示,慧聚夜市的熱鬧程度與臺灣美食的地道出乎他的想像,“完全把臺灣的夜市搬到昆山來並不現實,但慧聚夜市也有自己的魅力。而且現場井然有序、整潔乾淨,沒有臺灣夜市的臟亂感,這點感覺很好”。
“對於臺胞來説,慧聚夜市上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嘗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滿滿的家鄉味道。”昆山市臺協會會長宗緒惠表示,臺胞和昆山一直是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關係。昆山不僅讓臺胞有物質上的收穫,也非常注重打造臺胞的精神家園,讓臺胞可以“此心安處是吾鄉”。之後,臺協會也會協助將慧聚夜市長期地辦下去,並希望能將慧聚夜市打造成一個富有臺灣風情的昆山旅遊景點。(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