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五屆海峽百姓論壇  >  要聞  > 正文

海峽隔不斷 文緣似個長

2013-06-09 15:0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十二場演出場場滿座,臺上臺下互動不斷,大家一起探討中華傳統戲劇文化,似乎有説不完的話。”國家一級演員鄭婭玲近日跟隨她所在的福建漳州市薌劇團在臺灣連續演出十天,效果之好出乎她的想像。

  鄭婭玲已是第六次赴臺。“早在1995年,漳州薌劇團首次到臺灣巡迴演出,歷時兩個多月,大獲成功。”鄭婭玲説,近年來,兩岸藝術交流更加頻繁,大家一起切磋技藝,共同展示閩臺藝術魅力。

  鄭婭玲此次所參與的巡演是“福建文化寶島校園行”活動的一部分,活動於2012年11月在臺灣啟動了首場巡演,豐富多彩的節目受到臺灣同胞的歡迎。

  據福建省文化廳有關人士介紹,福建計劃用五年時間,與臺灣戲曲學院、臺灣傳統藝術中心、臺北書院一道,系統地將福建省的傳統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民間藝術,以示範講演、劇藝展演以及交流座談等形式,送入臺灣百所大中專院校。

  數據顯示,2012年福建辦理閩臺文化交流項目47批、8743人次(不含營業性交流演出項目),其中赴臺37批,來閩10批。

  近年來,閩臺間不斷實現兩岸文化交流形式上的創新。有“客家祖地”之稱的龍岩各縣市加強客家文化生態保護髮展,形成了永定客家土樓文化、上杭客家族譜文化、武平定光佛文化、長汀客家首府文化、連城客家民俗文化等對臺交流特色文化。

  武平已舉辦兩屆海峽兩岸定光佛文化旅遊節,吸引了數百名臺灣信眾和各界人士。“回家的感覺真好,既溫馨又親切。”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在去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定光佛文化旅遊節上説。

  目前閩臺文化交流已經涵蓋了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舞蹈、曲藝、雜技、文物、民俗文物、公共圖書館、文化管理等幾乎所有的專業門類,涉及演出、展覽、講學、學術研討等各個方面。

  福建還積極拓展在文化藝術、動漫和網路遊戲策劃製作等方面的對臺合作渠道。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福建已舉辦五屆,第五屆文博會簽訂合同類項目70個,金額102.3億元,比上屆增加3倍多;簽訂協議、意向類項目103個,金額303.3億元;其中1億元以上項目119個。

[責任編輯:郜利敏]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