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三屆  >  領導聲音  > 正文

許嘉璐:站在黃土地上回顧歷史的輝煌

2012-10-26 12: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十屆、第十一屆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在開幕式上的致辭全文)  

  陜西省、咸陽市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能在古都咸陽如期召開,我感到由衷高興。首先請允許我對光臨本次研討會的兩岸學者,特別是遠道而來的臺灣和香港的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對陜西省、咸陽市對這次會議的傾力支援和週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謝。 

  到會的朋友們,有的可能還不知道,就在我們的會議緊鑼密鼓地籌備,會期一天天臨近的時候,陜西省遭受了巨大的天災,因連降暴雨而爆發了洪水。特別是渭南和安康地區,截止到昨天下午6點,450萬畝農田受災,其中有100萬畝土地絕收;受災人數已達400萬,其中16人死亡,9人失蹤。全省人民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英勇抗洪,度過了這一難關,確保了大城市、交通主幹線的安全,受災地區轉入災後自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陜西省委、省政府,咸陽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的籌備也沒有一刻停頓過。咸陽並不是一個富裕的城市,但是好客的主人用自己的全部熱情彌補了硬體條件的不足。我們所住的彩虹賓館,可以説是咸陽地區最好的賓館,為了迎接會議的召開,賓館進行了緊急裝修。從這樣一件小事我們就可以看出,東道主對這次會議的重視和支援。這就是陜西人,這就是咸陽人,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裏再有困難,來了客人,也要傾囊招待。請允許我提一個要求: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再次對東道主表示誠摯的謝意! 

  今天,我們在這片黃土地上舉辦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我作為主辦單位的負責人,作為中國葉聖陶研究會、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的名譽會長,作為到咸陽舉辦本次研討會的建議者,想向各位代表説明一下為什麼我會産生在咸陽舉辦這次會議的動議。 

  第一個理由。無須多言,咸陽是中國第一個作為統一國家的都城所在地。秦朝存在時間雖短,但它終結了戰國紛爭的局面,終止了名雖存實已亡的周王朝,締造了中國第一個偉大的統一帝國。過去,我們談到秦朝,往往會提到兩件事,一個是焚書坑儒,一個是孟姜女哭長城,對秦朝形成了誤解,甚至是一種偏見,這不是正確的歷史觀。有關秦朝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我們應該給它重新的、正確的評價。僅僅是人們熟知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就是秦朝在中國文化、經濟領域的最大改革。試設想,如果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書不同文,如果我們拋棄了表意的中國文字,那麼中國這片土地將要分裂成多少小國?數量肯定會幾倍于歐洲的國家。俗話説的“條條道路通羅馬”,這本是歐洲中心論的反映,但實際上我們早在兩千二百多年前就實現了“條條道路通咸陽”。作為統一的國家,車同軌,不僅是經濟軍事的需要,也是物流、人流的需要。漢承秦制,秦漢不可分,漢王朝之所以能綿延起伏四百年並造就了世界上當時最輝煌的文化,是因為承襲了秦朝偉大政治的余蔭。今天,我們應該站在當年大一統天下的出發地,回顧秦漢文化,以今日之胸懷,以世界性的目光,掃去幾千年蒙于其上的塵霾,重新審視秦漢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價值,對於身處現代化進程中的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感慨、遐想和啟迪。 

  第二,儘管縱向比較咸陽人已經取得了足以讓祖先、讓現代人感到驕傲的成績,但是橫向比較咸陽還是不夠發達。也正是由於它還不夠發達,所以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大量地上的、地下的、物質的、非物質的林林總總的原生態文化。昨天晚上我和先期到會的專家學者們一起參加了咸陽民間文化藝術展演開幕式,儘管臺上表演的節目完全不同於我們平時所接觸的文化形式,鑼鼓聲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裏甚至震耳欲聾,但我和朋友們一樣,是懷著一種欣喜、一種驚奇來聆聽和觀看的。它讓我聯想到,原始社會人類自從發明瞭鼓這種樂器,它是怎樣在祭祀、節日、喜慶時鳴響,人們怎樣在這黃土高原上激動地跳躍。男女高音原汁原味的陜北調,讓我回想起曾經去過的陜北,曾經在土樑上聽到的青年男女對唱,是那樣高亢、那樣嘹亮,那不是西歐室內樂的産物,是我們先祖生活的這塊起伏高原上的創造。這種原汁原味的、接近原生態的藝術魅力,我們在東部地區、在發達的國家已經很難看到。在所謂現代化的浪潮中,發達國家藝術家的靈感已經枯竭,他們飄洋過海,到非洲部落去尋找靈感。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西方最時髦的舞蹈、雕塑、繪畫,不管是現代主義的、後現代主義的、抽象的,無不和非洲文化有著親緣關係。這些對於發達國家來説也都是“舶來品”。而這種原生態的文化卻在我們這塊土地上大量地存在著,不僅僅給今天的藝術以靈感,而且它充分展示著我們先祖生活的軌跡。當然,這些原生態的文化也面臨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單一化的衝擊,面臨著“麥當勞文化”的衝擊。中華文化既有被同質化、被泯沒的挑戰,也有不幸出現家賊、“去中國化”的扭曲與破壞。我們學人,有責任、有義務來捍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共同承擔起這份沉重的歷史責任。面對經濟大潮,這一任務顯得越來越緊迫,我們也深感它的艱難,但我們同時也充滿信心。誠如前面幾位先生所説,異質文化在不斷撞擊、交融和相互吸收中,吐故納新,才能生存、強壯和延續。現在,我們站在咸陽這片土地上,面對著兩種異質文化的強烈撞擊,我們可以暫時拋開現代、現代性、現代化、現代主義、工業化、後工業化等等學術概念和定義,用我們的學識、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人格、用我們的力量喚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珍視,開掘列祖列宗恩賜給我們的博大的文化遺産,扣緊兩岸間的文化紐帶,築牢兩岸人民的心靈之橋。 

  第三,咸陽正處於經濟、文化兩翼齊鼓、不斷騰飛的階段。研討會如何能把更多學術界的朋友的眼珠吸引到咸陽來,能讓咸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名”更為遠揚,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也是我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説到兩岸關係,我不由得想起去年此時和在座的鐘清漢先生、左松超先生等老朋友,在淮安(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舉辦地)相會時,也沒有想到僅僅一年的時間,兩岸關係竟有如此巨大的扭轉和突飛猛進的發展。今天的研討會我們也可以看成是連戰、宋楚瑜等先生來訪大陸後繼之而來的眾多衝擊波中的一個。雖然這次研討會只是眾多海峽兩岸交流和會議中的一個,只是波濤中的一朵浪花,但是我們的會議是重要的,這不在於它是多少會議中的一個,不在於會議規模的大小,也不在於會後涉及多少億的投資,這是因為海峽兩岸的和平穩定與共同繁榮不能僅僅依靠經貿。經濟與貿易決定著兩岸的興與衰、強與弱,但卻有著多種變數,政治的、經濟的、國內的、亞洲的、世界的,任何一個變故都可以産生“蝴蝶效應”;唯有文化是最持久的,它深藏于兩岸人民心中,滲透在我們每天24小時的飲食起居中,它是兩岸人民最牢固的紐帶。振興中華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上的一課、必建的工程,也是海峽兩岸穩定、繁榮,最後走向統一的必經之途。我願意和所有的在座學人一起為此盡我綿薄。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