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九屆  >  嘉賓觀點  > 正文

柯楊: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傳統節日

2012-10-28 11:38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乃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關鍵領域之一,其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已顯得越來越突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高速發展和資訊産業的日新月異,文化與經濟、政治、外交、科技、商業之間的互動關係也越來越密切,在某些方面甚至達到了相互交融的程度,並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維方式。因此,珍視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國民的文化自覺意識,並促進部分民族傳統節日通過各國華人社區走向世界各地,使其成為人類共用的國際化節日,乃是展現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給世界文化多樣性增添活力的必然趨勢。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説:“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他還強調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現代性。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加強對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護,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而我國傳統的歲時節日文化,正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産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央文史館于2007年舉辦的第一屆國學論壇上,館長袁行霈教授在主題報告中説:“國學只有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在人民群眾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才能充分實現其價值,並永遠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國學研究既要保持其傳統性與本土性,同時也要彰顯它的時代性與世界性。當代的國學已經具備了各方面的有利條件,足以使之成為不同於以往的新國學。現在已經是重建國學的時候了。”與此同時,中央文史館還把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繼承、弘揚與研究列入國學論壇的主要論題,這就意味著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文化正式納入了國學研究的領域,把歷史典籍文化與當代民間的活態文化整合在了一起,這無論對新時代的國學重建,提升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地位,還是對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斷強化國人的文化自覺意識,政府、學術界和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攜手,努力重建我國的社會文化價值體系,充分認識我國節日文化在全球化語境下的地位和意義,正確對待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與外來節日文化之間的關係,是深化當代國人對傳統文化深層內涵的認知、培育理性愛國主義精神、樹立世界公民意識的重要環節。我想就這些問題談談以下三點看法: 

  一、傳統節日文化國際意義的解讀——以春節為例 

  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從宏觀角度來看,主要有五點:第一,它是任何一個國家歷史集體記憶和文化積澱的活態存在和生動體現;第二,它是所有國家時間管理制度中的一種重要方式,是一個國家內部合理安排國家與社會、政府與民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關係的一項重要舉措;第三,它是社會群體團結互助、和諧共處的“粘合劑”;第四,它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誌;第五,它是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最先被其他民族樂於接受和參與的活態文化現象。由於長期以來我們在保護本土傳統文化遺産方面文化自覺意識還不夠強,挖掘傳統節日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其當代價值的工作做得還很不夠,再加上過去在節假日制度安排上存在著缺陷,因此,廣大民眾總覺得傳統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化,“沒有什麼過頭”。現在好了,除了春節長假之外,國務院于2007年12月7日又決定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就為大家過好節假日創造了有利條件。 

  傳統節日文化的繼承、弘揚與創新,有國內與國際兩方面的作用。在國內,就是要使全體國民在創造性地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逐步形成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價值取向和認同感,不但要使我們的節日文化生活更富於傳統文化的韻味和特色,而且能夠對某些不文明的習慣和行為發揮一種“軟約束”的作用。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應當將它們區別開來。傳統文化是指相對固定的、成型的、不可改變也無需改變的遺産;文化傳統則是一種知識的譜係,是對前者的欣賞、闡釋、弘揚、應用、變革和創新,它既受到傳統文化本身的制約,又受到時代與社會變遷的影響。從國際層面來説,不但要使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進一步發揮促進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的積極作用,而且要通過它的弘揚來強化國民的文化自覺意識,不斷提高國際文化交流的水準,使其成為各國人民能接受、都喜歡、可參與的展現中華民族進取精神與良好道德風貌的國際性節日。 

  解讀傳統節日文化的深層內涵,恢復歷史文化記憶和挖掘傳統節日文化的當代價值,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比如,春節是我國人民最為重視、時間持續最長的節日。它那除舊布新、振作精神以迎新春的祝願;探親訪友以維繫人際交往的功能;官民同樂以利上下溝通的作用;祭祀祖先以表不忘先人功德的情懷;盡情歡樂以釋放一年辛勞的心理壓力等等,固然都是這個節日中的應有之意,但春節最為核心的意義,卻是對大自然的感恩。説春節是中華民族善良和美好心靈與大自然的一種約定,也是最具東方色彩的感大自然之恩的“感恩節”,是一點兒也不過分的。如果説,春節裏的“請祖先”活動並虔誠地舉行祭拜儀式,與祖先共用節日佳肴,表達了國人不忘本的傳統美德和慎終追遠的情懷,那麼,祭祀土地神、天神、灶神、河神、井神、門神、石神,以及在節日裏對各种家畜的善待與優惠等等,本質上都是對大自然恩賜的謝忱。因為,上面提到的神靈都是大自然的象徵,是從遠古時代延續下來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信仰方面的表現。中國人把正月初一到初十的十天,分別稱為雞日、犬日、豬日、羊日、馬日、牛日、人日、谷日、天日(傳説中的玉皇生日)和石頭生日,則是中國人心靈深處把人類與自然萬物平等對待的表現。

  在這裡,人沒有了傲視一切的霸氣,沒有了主宰一切的野心,只有自知之明的謙和心態的流露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因為,中國人早就明白“我們善待萬物,萬物亦將善待我們”的樸素而深刻的道理。春節正是中國人一年一度與大自然全面溝通與對話的時機,感謝大自然在過去一年裏的恩賜,祈求在新的一年裏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牛羊成群、家宅平安。善待自然,感謝恩賜不但是數千年來春節的核心價值所在,它與當代西方環境倫理學所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互惠互尊的基本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努力使被異化了的人性回歸正道,為最終實現“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環境而不懈努力,這是春節文化內涵中最值得我們認真去探討、挖掘和創新的部分,也是向全人類宣傳春節文化價值的核心所在。再如清明節祭祖掃墓、慎終追遠,不忘祖先、鄉賢、烈士功德的隆重儀式;端午節紀念詩人屈原、龍舟競賽和對衛生防疫的重視;中秋節以家庭團聚為宗旨的聯歡活動;重陽節以尊老、登高為主要內容的活動;乞巧節以表達女孩子們祈求智慧與技藝為宗旨的活動等等,都有著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值得我們認真挖掘、繼承和大力弘揚。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