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九屆  >  嘉賓觀點  > 正文

許端容:解構中的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意涵

2012-10-28 11:37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人類存活的時空不存在任何一種永恒狀態,看似穩定的世界,其實是我們主觀的錯覺與想望。變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此任何試圖保存所謂永恒事物的想法,恐怕只是將空間緩慢變化與時間延遲的差異,誤認為恒定現象的幻覺而已。萬事萬物的結構總是關閉又敞開,生命的躍動與靜寂,亦復如是。我們僅能優遊其間,參與其中,留下痕跡。所謂傳統與當代的概念,並非對立而是相對變化延異的關係;也就是説,兩者都是變化延異過程中的點,此點既是當下,同時也是過往,並無確定的本質可言,而至今仍流傳民間的中華傳統節日,則是中華傳統文化累積與當代生活互融的文化語境,也是不斷結構與解構,不斷變化衍異的運動,是多變多義的文化軌跡。 

  就漢族傳統四大節日之一的清明節而言,亦是一個不斷演化,豐富又複雜的文化積累沈淀與持續發展擴張運動,也就是不存在一個固定模式與絕對本質的清明節日。根據可考文獻,《周禮?秋官烜氏》有仲春之時禁火,季春再生火的記載 ,此禁火可能是寒食節風俗的起因 。而最早將寒時節禁火與介之推(?—西元前636)傳説結合的説法,是東漢蔡邕(西元132—192)《琴操》所言晉文公(西元前697—628)燔山,介之綏抱木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舉火 ,然其禁火時間並非仲春的清明寒食。另外西漢末東漢初的桓譚(西元前23—西元56)《新論》:「太原郡民隆冬不火食五日,…為介子推故也。」 ,及范曄(西元398—445)《後漢書?周舉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另有類書引周舉(西元105—149)改寒食事異文作「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則三日而已」 ,僅言太原郡寒食風俗與介子推焚骸有關,而寒食季節便有隆冬、冬中、春中之異,與介之推五月五日燒死寒食亦不同。寒食期限也有五日、一月、三日之異。 

  其後魏武帝(西元155—220)《明罰令》:「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雲為介之推」 ,西晉孫楚(約西元218—293)《祭子推文》:「太原鹹奉介君之靈, 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者先後一月」 ,東魏賈思勰(生卒年不明)《齊民要術》卷九:「寒食,蓋清明節前一日也。中國流行,遂為常俗」 ,隋杜臺卿(西元?—579年左右)《玉燭寶典》卷二引東晉陸翙《鄴中記》:「并州之俗,以冬至後百五日有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幹粥是今糗也。中國以為寒食」 。梁宗懔(約西元501—565)《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而明項琳之注:「按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之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 ,《玉燭寶典》卷二引范曄《後漢書》周舉改寒食之事,注雲:「今世常于清明節前二日斷火」 。可見魏武帝之後至明代,寒食大底已與清明節令結合,或于清明前一日,或于冬至後一百又五日,即清明前二日,或冬至後一百又六日,即清明前三日,或三月清明斷火。寒食期限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先後一月。寒食地域有太原、上黨、西河、雁門、荊楚、并州、中國之異。其間魏武帝、後趙石勒(西元274年-333年)、北魏孝文帝(西元467年-499年)均曾下令禁寒食令,然效果不彰,直至隋唐時代寒食風俗仍然廣泛流行 。另《玉燭寶典》卷五引《鄴中記》提及東晉時北方五月五日不舉火食,與介之推無關 。可見寒食風俗不僅流行太原一地,也非僅是與清明節令結合的寒食一時,而且與介之推不相干。 

  唐代寒食風俗相當流行,段成式(西元803—863)《酉陽雜俎》:「三月心星見辰,出火,禁煙、插柳、謂 此耳。寒食有內傷之虞,故令人作鞦韆、蹴踘之戲以動蕩之。」 ,又雲:「寒食日遊于郊外,蹴鞠角力」 ,原為民間掃墓、踏青的寒食習俗,從玄宗開元二十四 (西元736) 年四月二十四日明令「寒食上墓」 ,之前因寒食、清明節日時間連接,而曾詔令「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其後代宗大歷十三 (西元778) 年詔令「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德宗貞元六 (西元790) 年又敕令「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日」 ,則因寒食清明連假,益以禁火至取新火的改火儀式,也與寒食至清明的假期吻合 ,致使原是寒食上墓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等活動,也漸漸成為清明活動,兩個節日逐漸成為一體。及至宋代寒食風俗日漸衰弛 ,因而清明節便成為兼具追思與娛樂功能的節日,既是祭祖掃墓,又有踏青賞春,野外冷食餐會、蹴鞠、盪鞦千等活動。 

  由是或同或異紛雜資訊,處於混沌與秩序、緊張與互動反覆結構解構的歷史碎片,略可窺見兩三千年來禁火取火(改火)、焚山火耕 、寒食、時至清靜明潔萬物生長清明節氣的分合變異軌跡。及至今日,清明節農曆三月三日的前一天,晉中一帶仍有家家戶戶不生火,不做飯,吃冷食,紀念介之推的習俗 ,而清明節日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盪鞦千、放風箏、植樹等風俗習慣 。2008年山西太原介休市統合清明節與寒食節風俗為「清明(寒食)文化節」,推展追思掃墓、綿山自然景觀、文物勝跡的文化觀光産業 。2010年4月發行三種「祭祖、踏青、插柳」圖案的清明節郵票 。2011年4月更與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山西省委、山西人民政府于山西省介休市共同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活動,邀集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兩岸四地的政界、學界、文化界人士參加,藉以推展産官學三向合作,經營傳統清明寒食節日文化的當代化、觀光化、創意化、經濟化,形成多元型態、功能、意義的嘉年華盛會,也是眾聲喧嘩軌跡的多方延展,其輻射效應必然有形無形地推衍至全球華人生活圈,既有慎終追遠的深刻意義,兼具文化創意産業的龐大經濟效益。 

  再説傳統的過年春節,今年元旦于浙江省紹興市安昌鎮舉辦「第十二屆安昌古鎮臘月風情節暨2011年海峽兩岸春節傳統節日文化高峰論壇」,也是政界、學者、文化界人士共同參與的歡樂盛會,當地政府既將中國傳統舊曆過年提前于西元新曆新年春節期間慶祝,又在老街、仁昌河推出傳統腰鼓、舞龍舞獅、吹打蓮子行、狴犴龍舞、皮影戲、祝福 、古水龍表演賽等民俗表演,另有熱鬧非凡的水鄉傳統婚禮及裹粽子、搡年糕、扯白糖、打棕繩、老裁縫、箍桶、紡花等二十余種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將千年水鄉的歷史文化傳承跨越時空地與當代遊客共用,甚且原是端午節的龍舟表演,也提前上場,共度佳節,希冀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齊全的國家5A景點,成為越地心鄉故鄉 。顯然也是一個中華傳統文化解構、文化創意産業的例證與痕跡。又如嶺南春節在聖誕樹上挂紅包,將聖誕老人換成中國財神,給民眾派發利市的舉動,也是將傳統古俗融入當代生活的延異跡象 。至於散居世界各國華人聚居地也都于春節期間掀起中國春節狂歡節慶的熱鬧盛會,則更是中華民族文化播撒全球,融入世界的刻痕印記 。 

  又如2010年為期半年在臺灣臺北舉行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將本是世界花卉、園藝、環保盛事,融合期間的傳統年節與新曆過年及大臺北周邊景點季節活動,共構成為一個中外傳統、現代文化藝術花卉節慶嘉年華,成功地向國際行銷臺北城市與中華文化,也帶動花卉園藝、休閒娛樂、旅遊觀光産業,獲得龐大的經濟效益 。而二十一世紀的臺北、新北市雙城的年節活動亦不遑多讓,既有傳統年節的年貨觀光大街、元宵燈節、天燈節、民俗街、上元節攻炮臺、夜弄土地公、凈港祭典等活動,又結合新曆年年節的元旦升旗暨晨跑活動、跨年倒數計時暨煙火晚會,還有年前的耶誕報佳音,也舉辦國際書展、春節電腦展、漢字文化節,甚至連原為3月1日舉行的孔廟春季典禮都提前敲出新春第一聲晨鐘、送孔子福袋,既具除舊布新之義,又能祈求新年吉祥如意,而國內外旅遊度假行程更是近年來春節熱門節目,完全是多元文化並置拼貼、新舊時空消融延異的後現代風格 。 

  至於今日華人,重五劃龍舟、吃粽子紀念屈原投江殉難、以艾蒿、菖蒲、雄黃、硃砂酒及挂符印或鍾馗畫像、係五彩絲辟邪禳毒的端午節,與中秋闔家團圓、賞月吃月餅的中秋節,仍是兩三千年來中華習俗於時空延異變化的軌跡。前者龍舟競渡不僅有哀悼屈原,或伍子胥,或勾踐 ,或曹娥 之異説,競渡亦非為吊念屈原,而是禳災儀式,為的是毒月送走疵癘夭札 ,而五彩絲原是抵制惡氣古俗,後與纏粽投江祭屈原,或説為屈原縛蛟龍有關 ,粽子(角黍)祭食亦是竹筒貯米投江演變而來 ,也有夏至饋遺角黍的異説 。祭祀日期也有重五(五月五日)、重午(五月第一個午日)、初一、十五、十七、十八之異 。後者源於先秦中秋迎寒習俗 ,迎寒是在夜裏擊鼓望月而祭,亦有嫦娥奔月,羿以米粉作團,呼而祭祀的神話異説 ,至於月餅一詞得至南宋才出現 。今日北京中秋玩月還有小孩玩賞兔兒爺泥塑的習俗 ,當是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故事的痕跡。而春節過年則是漁獵農耕時代,舊年歲尾、新年年初祭神感恩及慶典歡娛結合的文化遺跡 ,顯見中華傳統節日是異時異地、多元異質文化不斷結構、解構、重構,互融互涉的文化積澱成果。 

  中華傳統節日代表中華民族雅俗共賞的群性文化,一直存在著當代與傳統、漢族與他族文化持續轉換的互文關係,兩三千年來長期農耕生活所孕育漫衍,涵括春夏秋冬節氣的中華傳統節日,及至工商業快速發展、複雜多元的近代社會,必然面臨更為極端的解構與重構局面。相對於往昔較為自然的緩慢變異,當今則是結集政府、産業、科技、學術人為力量推展,暨資訊全球化所呈現加冪指數的巨大轉變,夾著文化資本、經濟資本、政治資本的三向轉換與融合持續解構中華傳統節日,辯證地展現出多元開放的龐大結構意涵,不僅塑成中華社會大眾的生活形象,且進一步在全球語境的輻射散播下,共構成為華人世界的生命文化底蘊,綜觀當代全球華人聚集地盛行中華傳統節日的諸多形態慶典,可為例證。至於異時異地的傳統節日,因其形式與內涵的不確定與暫時性,所呈現出來混亂、複雜和不可預測的混沌現象,誠屬定則。(作者為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學組教授)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