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九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閉幕

2012-10-26 13:28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期3天的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4月2日下午在山西介休拉上帷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葉聖陶研究會會長嚴雋琪出席並講話。她指出,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要創造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新文化。 

  嚴雋琪在講話中説,傳統節日是行為風俗在特定日子的集中表現,它承載和展現著中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信仰、道德觀念、人生理想,以及其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與流變。重視傳統節日,是對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是繼承人類精神的血脈,是民族的薪火相遞。 

  嚴雋琪説,傳統節日形式生動、內容豐富,具有獨特的魅力。在傳統節日的儀式或舉動之中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儘管基於農業文明的傳統中華文化經歷了並還將繼續經歷全球化和工業化的洗禮,但它仍是凝聚海內外華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當今世界處於經濟全球化、科技一體化、網路普及化、文化交融化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傳統節日文化,正面臨著全球化與工業化的雙重挑戰。在這一新的歷史背景下,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如何繼承弘揚、創新發展。嚴雋琪説,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劇,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了一種歷史趨勢。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也應該與時俱進。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我們的傳統節日文化不但要有世界的眼光,也要有群眾的眼光。 

  嚴雋琪説,中國文化有沒有生命力,不在於外來文化有多少,而在於中國傳統文化還能活下來多少,在於我們今天能不能把中國文化活著的部分真正發揚光大。她強調,當前重要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給予現代闡釋,使其在服務現代化建設、服務當代人的精神需求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要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並加以融合、創造,發展出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滿足廣大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新文化,這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需要,也是對世界實現和諧發展做出的貢獻。 

  嚴雋琪説,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當中,最容易喚起我們對親人、對朋友、對家鄉、對祖國的情感,喚起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和對民族精神的認同。近些年,愈來愈頻繁多樣的海峽兩岸民間文化往來,為兩岸四地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一個很好的研討學術、交流感情、增進共識的平臺。實踐表明,加強兩岸四地文化交流合作,不僅符合兩岸四地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利益。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廣闊。 

  嚴雋琪表示,兩岸四地只要在優勢互補和保留各自文化個性的前提下,繼續擴大合作與交流,堅持面向社會,服務大眾,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創造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葉聖陶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永新,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安煥曉,以及兩岸四地專家學者近百人出席閉幕儀式。 

  閉幕式上,朱永新對在舉辦本次研討會暨文化節的過程中,山西省委、省政府,晉中、介休市委、市政府,特別是綿山風景區管委會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宣佈“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節”圓滿閉幕。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