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  >   臺灣農業

寒流發威致臺灣漁農業受損

2018年01月17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113日電(記者喻菲李凱)近日寒流持續在臺灣發威,多地刷新入冬以來的最低溫紀錄,其中地處臺灣中部的玉山更是達到13年以來最低溫。寒流造成醫院急診人數激增,部分地區漁、農業遭受損失。

  據臺灣氣象部門觀測,13日清晨嘉義氣溫下降到4.7攝氏度,刷新入冬以來臺灣平地的最低溫度。而玉山在12日清晨出現零下13.5攝氏度的低溫,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低。

  臺灣入冬以來首波寒流已持續5天,一開始兩天是濕冷,後來轉為幹冷。由於水汽不足,近兩日高山地區未再降雪,但因氣溫更低,前幾天的積雪未融化,玉山、合歡山仍是白茫茫的一片,其中合歡山的積雪有15釐米。

  強烈寒流對臺灣漁、農業造成影響,損失超過5000萬元新台幣。其中,雲嘉南沿海連續三天夜間低溫,虱目魚和文蛤混養漁場是重災區,約三成虱目魚被凍死。臺南市七股區淺坪式混養漁場面積約1800公頃,12日估計約144萬尾虱目魚凍死,損失金額約3600萬元新台幣。

  據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統計,18日至12日傍晚5時,受寒流影響,估計臺灣農作物損失1890萬元新台幣,以高雄市最為嚴重,主要是蕃茄等蔬菜類受損。

  此外,強烈寒流也導致島內流感疫情升溫,臺衛生主管部門啟動緊急醫療應變機制。根據該部門的監測,近一週因類流感就診人數超過10萬人次。臺灣媒體也報道各地發生多起因寒冷死亡案例,其中多為老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

  臺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兩天冷空氣將逐漸減弱,氣溫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