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規劃 在榕進行論證

2007年03月06日 09:57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我們要讓這3萬畝的土地,成為臺商的創業樂園”,11月3日,漳州市政府、漳浦縣政府代表福建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對建設規劃作出了“明確定位”。在這次建設規劃論證會上,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省農科院、省社科院等單位的8位專家和省臺辦、農辦、發改委、農業廳、財政廳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參加了論證。

  據了解,漳浦縣對臺合作優勢明顯,臺灣700多萬漳州人中就有200多萬人是漳浦人,全縣已有臺資企業429家,總投資10.8億美元。其中,臺資農業企業229家,總投資5.9億美元,年創產值13億元,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30%。

  2004年10月,國家有關部門到漳州調研時提出,要在臺商投資農業比較密集的地方建立一個平臺,重點引導擁有關鍵技術的臺灣農業企業、研究機構、農民到祖國大陸發展,為臺灣農民投資創業提供載體。幾年來,漳浦縣利用突出的對臺地緣優勢、人文歷史優勢、資源優勢,積極推動兩岸農業合作、交流,成為兩岸合作最密集型地區之一,為臺灣農民創業園這一項目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礎。

  2006年4月,農業部、國臺辦正式批準了福建漳浦建立平臺——臺灣農民創業園,並成為首屆經貿論壇上中央宣布15項惠臺政策的重要內容。幾個月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漳浦在全面規劃的同時,加快建設步伐,既注重引導臺灣農民到大陸創業發展,促進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又突出技術的創新能力,大力引進、開發、創新、推廣,發揮創業園的集聚發展、優化產業、典型示范作用,力爭將創業園建成兩岸農業合作與交流和現代高科技農業的示范樣板,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據了解,至10月底,已有16家臺資農企入駐園區。

  論證會上,專家們對規劃編制小組提交的“規劃文本”進行了認真討論,充分肯定了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建設目標與功能定位,對“兩個中心、六個產業區”的主要建設任務表示認同。專家組對文本中的功能定位、科技支撐、多元化融資等問題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福建農林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張春霞在會上被確定為專家組組長,並代表專家組成員作了發言。

[責任編輯:胡珊珊]

相關閱讀: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