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新津臺創園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項。(圖片來源:新津臺創園管委會)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11月12日新津訊 隨著現在生活水準提高,詩人海子夢想也成為人們的夢想,個性化特色“民宿”應運而生,成為了人們與詩意生活的一次美麗邂逅之地。在四川成都梨花溪風景區,一棟棟頗具川西民居風格的青灰色民房成為人們嚮往的最美鄉村、最美民宿。
近期,新津臺創園(全稱四川成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項目已于8月份完成竣工。該基地位於新津縣永商鎮原先九蓮小學,由成都翔生山水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詹鴻維和臺灣山水景觀設計師吳志成、室內設計師王聲斌等設計師共同合作,以綠色生態手法使場地重煥生機,打造創業創新孵化基地,以川西民居為主、臺灣特色為輔的風格對建築進行改造。作為孵化基地,這裡將開展以休閒農業培訓、民宿經營及管理、手工教學等為主的培訓課程,使其成為美麗新村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前沿陣地,為川臺農業合作交流搭建新平臺。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新津永商鎮九蓮小學位於縣城西南約7.5公里的九蓮山下,創辦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取名為“平蓋治學堂”,是永商鎮開辦得最早的學校,也是新津開辦得最早的10余所學校之一。1983年,學校遷出觀音寺擇地新修,因活動面積狹小,沒有運動場,交通不方便,1995年,由永商鎮政府出面,租用寶橋村的土地,重新選址建設學校,名為“九蓮小學” 。學校佔地5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972平方米。2009年,學校被太平洋百貨出資贊助,更名為“太平洋百貨九蓮愛心小學”。 由於學生人數不斷減少,學校于2014年結束辦學。
教室裏沒有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沒有了孩子們活蹦亂跳的身影,清脆的笑聲漸漸遠去,雜草肆虐,蔓延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就在很多人都以為九蓮小學就這樣荒涼廢棄,終將湮滅于記憶的時候,一場華麗的蛻變猝然而至。
造新津最詩意民宿
新津臺創園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項目選址九蓮小學,以綠色生態手法使場地重煥生機,打造創業創新孵化基地, 以川西民居為主、臺灣特色為輔的風格對建築進行改造。作為孵化基地,這裡將開展以休閒農業培訓、民宿經營及管理、手工教學等為主的培訓課程,使其成為美麗新村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前沿陣地,為川臺農業合作交流搭建新平臺。
該基地東臨梨花溪風景區及老君山,北臨花舞人間及寶資山森林公園,附近有觀音寺、慵也谷、納雅山莊等旅遊資源。未來,基地將整合相關旅遊資源,完善旅遊生態環線建設,促進旅遊産業提升
在對舊建築改造中,吳志成、王聲斌帶領設計師工作團隊通過充分了解當地建築風格及建築材料,對舊房採用了“木”“竹”“鋼”的設計元素,收集舊木料和符合設計要求的竹子、木料,經過現場加工,利用榫卯工藝進行改造,更顯古樸與自然。鋼構也根據設計裁切進行造型安裝,極具現代感。
在景觀設計方面,他們採用了流暢的設計線條,富有動感。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設計師發散思維,每一處設計的鋪面石材、鋪設方式、施做手法等均不相同。植栽種類考究,採用生態工法。教科書式的規劃設計,能很好地滿足教學使用。
另外,他們在已建成項目基地周邊配套精品民宿,打造新津精品民宿示範點,帶動新津精品旅遊業,配合民宿教學以及臺灣民宿文化融入,吸引新津乃至成都市區以家庭出行為主的遊客入住,結合梨花溪、花舞人間、寶資山等周邊景點旅遊及當地特色河鮮,適合小長假旅遊。
經過前期的緊張施工,“前世”的九蓮小學舊址已經開始發生“今生”的華麗蛻變。今年8月份,施工單位會同業主、監理、跟審、設計以及下包商召開了竣工驗收會議。各單位對這個項目都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詹鴻維表示,目前該項目硬體設施已日趨完善,軟體設施將繼續進行跟進。“我在新津已經生活了八年,早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新津人。我更大的希望是通過這個計劃,能夠給未來想要發展休閒農業的人們提供一個可以實地參考的基地。”(新津臺創園管委會)
新津丘陵晨光。(圖片來源:新津臺創園管委會)
建設中的新津臺創園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項。(圖片來源:新津臺創園管委會)
建設中的新津臺創園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項。(圖片來源:新津臺創園管委會)
建設中的新津臺創園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暨創業創新孵化基地項。(圖片來源:新津臺創園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