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閩臺合作,福建省三明市首條抹茶生產線“點綠成金”

2019年05月10日 來源:三明日報

工人在蒸青綠茶機器上操作。

  近日,福建三名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簡稱臺創園)的元臻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福建省三明市首條抹茶生產線,經過10天每天24小時不停歇生產,完成了今年的抹茶生產任務。

  “我們和大陸的公司合作開發這條生產線,把一季原本不用的春茶利用起來,生產蒸青綠茶,也就是抹茶。”臺商鄧國光說。

  老鄧,65歲,臺灣苗栗縣人,祖籍廣東。1992年,他看準大陸的發展市場到廣東從事工業陶瓷生產;2000年到安溪發展茶葉;經朋友介紹,2011年到賴坊種植300畝東方美人茶。

  “這里的氣候環境好,種出的夏茶質量好,害蟲少,不噴藥,綠葉蟬就能更好生長。”老鄧說,夏茶暑茶秋茶都能做東方美人茶,但夏茶是最好的一季茶青。

  東方美人茶是用被小綠葉蟬咬過並沁出汁液的葉子制出來的半發酵茶,有天然的蜜香。綠葉蟬繁殖需要氣溫在30攝氏度到35攝氏度之間,更需要好的生態,而且不允許施任何的農藥,否則綠葉蟬被殺死,東方美人茶也做不成了。

  老鄧對臺灣茶苗青心大冇培育改良,茶葉品種變得更純,質量逐步提高。隨著市場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土地種植,但連片土地很難找。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老鄧得知賴坊的山珍源油茶開發有限公司,種有2000畝的油茶樹。

  油茶和茶樹屬同科,且生長位置和朝向一致,油茶是深根係,喬木類,茶樹是灌木類,淺根係,油茶樹是矮化的,定期修剪,具有通風通光的屬性。

  “茶樹在油茶樹下套種,不會遮擋陽光,偶爾溫度高時,還能為綠葉蟬遮陰。”老鄧與山珍源油茶公司負責人吳軒毅一拍即合。

  2016年,兩人合作,在油茶樹下種植了500畝青心大冇。

  土地問題解決了,第一季原本不被利用的春茶越來越多,能否加以利用?

  老鄧有一個朋友在做抹茶粉,他建議用春茶制作蒸青綠茶。

  蒸青綠茶,即抹茶粉,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在食品、飲料的添加上越來越廣泛。“現在國內越來越多人接受這種口味,吃起來有綠茶的茶香。”老鄧說。

  2017年,老鄧與吳軒毅一同建設廠房,購進設備,今年正式投入生產。

  “這10天不停採茶、加工,產出近3000公斤的抹茶,一公斤售價30多元,全部被上海客戶訂購了。”老鄧高興地說,油茶林下種茶葉,產量上去,品種也增加,市場很不錯。他打算今年10月繼續在油茶樹下種植100畝的青心大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