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丸子,是眾多百姓餐桌上的重要配角。富邦食品,是一家專注于各類丸子生産的臺資企業。創業者蔡阿粉與先生二十餘年前從海峽對岸來到故鄉泉州創業,開啟了本地丸子生産從家庭作坊向規模化生産邁進的第一步。泉州同根同源的人文氣息滋養了企業。站在新時代節點上,已成為新泉州人的富邦創二代吳妘蓁,首度對外發佈企業發展新思路——以産品創新為核心,以商業模式創新為抓手,傳統臺企將在製造、行銷兩端發力升級,提煉丸子食品文化內涵,立足供應商角色,為品牌創造更大的文化價值。
製造升級 數字驅動生産 確保品質更優
吳妘蓁,不但是臺資企業的創二代,更是泉州媳婦。“我們一家三代人都在泉州紮根了。”回憶起長輩當年創業的艱辛,吳妘蓁很有感觸。上世紀八十年代,母親在臺灣生産“貢丸”。九十年代初,一家人來故鄉泉州尋根時發現,這裡的需求更大,而當時市場上銷售的還都只是手工作坊裏生産的丸子,量和質都存在升級缺口。1998年,他們舉家來到泉州,將通過反覆捶打形成的美味“貢丸”技術帶到泉州。
“閩南語捶打與‘貢’相似,這也是貢丸名稱的由來之一,更是我們企業一直堅持的精工匠心精神”。憑藉吃得美味又要健康的匠心精神,富邦食品從一顆丸子出發,逐步成長為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簡稱臺創園)的龍頭企業、福建省規模化大型食品生産企業。如今,品質為先、健康美味的富邦食品不僅陳列于各個商超裏,更是成為不少品牌餐飲連鎖店的指定供應商。
歷經艱難的2020年,富邦的産值逆市實現兩位數增長。“未來還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吳妘蓁清醒地認識到,製造端的優勢是企業不變的核心價值。想繼續引領産業,必須積極擁抱數字化進程。企業邀請了專業的團隊,正在全力打造數字化工廠,轉變原先由人為因素驅動生産,向數字化資訊驅動生産流程的升級。食品深加工從進料到生産再到出品裝箱及冷鏈物流,應當儘量減少人力投入,避免食品二次污染風險,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兼顧口感的絕佳表達,不能失去“反覆捶打”的“貢”之匠心。隨著自動化設備的聯網接入,從進料到成品包裝,富邦正逐步形成閉環數字採集的數字化工廠,刪減原有不必要的時間與人工成本投入,實現降本增效的最優資源配置。
“一期的數字化工廠已經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設優化。”她説,未來他們還將建設觀光車間,將丸子的生産流程加以透明展示,讓更多人了解一顆美味健康丸子的由來。
行銷升級 從産品供應到提煉品牌文化
企業要生存,除了要有優製造、新産品,還需要行銷的有序拉動。對此,曾留學新加坡學習國際經濟與金融學,極具全球市場視野的吳妘蓁早已胸有成竹。在她的帶領下,富邦不但孵化了新品牌,更是組建了行銷端的立體式矩陣模組。
此前,富邦生産的丸子大多通過品牌餐飲店或商超平臺與消費者見面,品牌聲音較微弱。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面前,更多消費者宅在家用網際網路“覓食”,吸睛成為所有産品的最大賣點。“先要有吸引人的外貌,才能讓別人了解最棒的滋味”。懷著這樣的想法,吳妘蓁攜手福建省龍頭文創動漫公司的資深行銷專家——蘇靜,全面梳理企業“雙創”思路:以製造端産品研發創新為核,全方位立體式行銷創新為抓手。在行銷創新領域,在富邦旗下的傳統富馨香品牌基礎上孵化出“琥哥哥”全新IP品牌。
作為資深行銷界專家,入駐富邦半年有餘的蘇靜十分看好這家傳統臺企的未來前景。“從丸子出發又不止于丸子。我們要讓丸子從食具的配角上升成為休閒食品的主角。”蘇靜認為,一樣的口味,一樣的鄉情,未來深度挖掘富邦丸子背後的思想內涵之後,可以結合兩岸文化內核,聚焦到這顆象徵美味、團圓、健康的丸子身上。讓更多人在吃到美味的同時,品味到文化價值。近期,他們已持續參與12場全國各地的食品博覽會,佈局各類電商及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公司還自建了網路直播基地,“我母親以創始人身份用‘呆丸粉媽’品牌入駐抖音和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參與情景劇拍攝,持續開展多場網路直播活動”。去年富邦還在石獅落地品牌形象門店,未來他們將探索品牌加盟、IP形象授權等多種共用行銷模式。
無論品牌的外在形象如何改變,“貢”之匠心精神不會變。吳妘蓁強調,對於製造實業而言,根基必須穩,枝幹才茂盛。日趨完善的多品牌行銷戰略的形成,將進一步豐富富邦冷凍食品製造供應商的角色,使其成為丸子産品文化的提煉者及代言者。
兩岸融合 培育人才積蓄髮展
無論是製造研發升級還是行銷模式創新,其中最根本的共性生産要素就是人才。作為一家傳統臺資企業的管理者,吳妘蓁深諳此理。“特別是在企業面對危機時,人才的作用實在是太顯著了”。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發,從製造生産及員工管理全方位無死角的防控佈局,到後期新品佈局市場的開拓,企業精英管理人才發揮了極大作用。“我們主抓生産的謝總就是來自臺灣的。”她介紹説,謝總原係某知名快消集團高管,退休後被請到富邦食品。“他為我們的生産流程再造提供很多寶貴意見”。身處臺創園,富邦食品不斷享受到當地政府對臺資企業在用地、用電、金融、稅收等全方面的扶持支援。作為泉州市唯一的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臺創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富邦是園區內極具發展前景、極具規模效應的製造型食品企業。他們希望,企業可立足自身發展需求,為更多臺灣人才提供創新平臺,加強兩岸的多方交流。“富邦的強大離不開各方人才的支援。”吳妘蓁説,除了高管之外,富邦借助臺資的優勢,正不斷從臺灣吸引各類研發創新人才。“臺灣擁有夯實的農業加工基礎、龐大的文創青年群體,還有先進的高新技術人才團隊,這些都是企業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擁有豐富防控經驗的富邦食品一方面動員異地員工留在泉州過年,一方面嚴控外來跨省人員入企,沉著應對的氣魄來自於夯實的人才管理團隊。“年底也是丸子的銷售旺季,留住員工趕生産,年後等天氣回暖了再給他們休假”。面對未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吳妘蓁堅信,唯有強大人才團隊,不斷進取創新,方能扛住危機,尋求更多生機。
由一顆丸子出發,從海峽對岸到泉州此岸。富邦食品肩負的不只是同根同源的匠心精神傳承,更是兩岸人才、食文化的交融共促。(泉州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