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為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無法外出農民工就業難問題,實現外出務工人員穩定創收,臺創園黨工委瞅準就業黃金時機,多部門聯合行動打出就業難題“組合拳”,確保本地外出務工人員就近就業、充分就業。截至目前,園區共為企業招錄383人,安排104名農民工在園區建築工地務工,安排82名農民工參加人居環境整治公益崗位、防疫、巡查值守和宣傳疏導等工作。
全面摸排,掌握資訊。臺創園堅持疫情防控與解決就業“兩手抓、兩不誤”,把擴大本地就業作為促進園區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主要舉措,積極謀劃、科學統籌,在全面了解目前難以外出務工人員就業需求的基礎上,多渠道摸清農村勞動力底數,掌握村民求職意向,統籌管理,合理對口安排。
政企聯動,人崗匹配。一是鼓勵園區復工復産的企業申報用工崗位。由園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帶隊,“下沉”到園區28家已復工的工業企業、7家建築工地,實地了解崗位缺口類型,僅用一週左右時間,共統計缺工崗位800個。二是創新就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結合防疫、巡查值守、宣傳疏導等設立臨時性崗位50個;利用人居環境改善公益崗位等,促進就近就地就業50人,實現家門口增收;三是人崗匹配,積極登記務工人員的求職需求資訊,以崗位與外出務工人員需求的匹配度為抓手,最大程度加強外出務工人員人崗匹配度,讓務工人員精準務工。
廣泛宣傳,落實就業。一是通過現場招聘、微信、“雲招聘”、電話、宣傳車、村居喇叭、宣傳單頁等多種方式多渠道推送就業崗位資訊,為園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鋪好路、架好橋。二是為讓村(社區)更好地做好招工工作的宣傳員,成立勞務仲介服務機構,採取“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把務工人員安全有序送往務工地點,破解就業難的瓶頸,讓農民工就業更舒心。
建章立制,保障護航。制定疫情期間相關企業包保分工表,包保到人,責任到人,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雙重工作的組織領導,督查指導企業安全有序招工用工。(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