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南孟津:貧困戶喜得“扶貧大禮包”

2016年10月26日 09:27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連日來,孟津縣小浪底鎮的1160戶貧困戶,陸續收到鎮黨委、鎮政府精心編制的惠民“扶貧大禮包”,內容包括一本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擺脫貧困》,一本選編的《農民致富金點子》和5本健康、法律、交通、消防、致富等知識小冊子。隨“扶貧大禮包”送到貧困戶手中的,還有一封言辭懇切的公開信:“櫻桃好吃樹難栽,小康生活等不來。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希望大家樹志向、勤學習、快行動,爭取早出效益,實現脫貧夢想……”

  在今年的扶貧攻堅工作中,孟津縣實施了“黨政部門包弱村、政法部門治亂村、經濟部門扶窮村、專業部門幫項目”及“部門包村、企業聯村、幹部幫戶”為主要內容的扶貧奔小康活動,全縣各部門及黨員幹部各顯其能,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有智的出智、有項目的出項目。通過政府“輸血”來幫助貧困群眾“造血”,實現扶持一個帶動一家、脫貧一家帶動一村、致富一村帶動一片,讓貧困“一去不復返”。

  小浪底鎮黨委、鎮政府在實施扶貧攻堅工作中發現,送錢、送物的快速“大水漫灌”式扶貧方式雖然很有效,但容易出現“水過地皮幹”的現象,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的脫貧,而且還容易在貧困戶中滋生“等、靠、要”等懶漢思想。加之這些貧困人群大都缺乏衛生、安全、法律等方面的基本常識,一場大病、一個車禍、一次違法就會導致他們重新跌入貧困低谷。要想擺脫“年年貧困年年扶,年年扶貧年年貧”的怪圈,必須在政策、法律、文化、技術、信息、培訓、安全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幫困扶貧,進一步提升困難群眾自主發展的能力,使困難群眾獲得生存技能,找到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該鎮大膽創新扶貧工作思路,在全縣率先開展了智慧扶貧,組織人員精心編寫了貧困群眾“扶貧大禮包”,內容涵蓋了扶貧政策、致富方法、生活常識等方方面面。如今,在小浪底鎮,“扶貧大禮包”已成為貧困群眾的知識庫、智囊袋、充電寶和助推器,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貧困人口的法律意識、安全意識、衛生意識、養生意識和文明意識,減少了因災致貧、因病致貧、因犯法致貧等現象發生。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