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山谷仍綠意蔥蘢,在瓊海市會山鎮加腦村的農村淘寶站點中,村民馬振明有條不紊地在淘寶網店錄入信息,“山蘭酒上架,胡椒根有貨,苗茶10份成交……”足不出戶,一筆筆訂單送上門。
加腦村是苗族村,今年8月8日,農村淘寶站點成立後,村民們紛紛將自家的農產品拿到站里售賣。馬振明算了一筆賬,一斤裝的山蘭酒賣98元,一盒天然胡椒賣38元,短短的兩個多月網店的銷售額就達到了近10萬元。“大家都沒想到,以前藏在深山乏人問津的農產品,都成了‘網紅’。”
今年7月起,瓊海市啟動電子商務扶貧項目,首先由瓊海市科工信局牽頭,組織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通訊運營商,在全市開展“光纖入戶”工作,打通攻堅扶貧通信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使全市光纖網絡覆蓋率達到94%以上。光纖覆蓋後,瓊海緊鑼密鼓地開展電子商務扶貧工作。
“首批32家農村淘寶服務站在8月前後陸續開業經營,全市5個貧困村均開設有農村淘寶服務站。”瓊海市科工信局局長許方前介紹,不只是加腦村的農產品,南通村的扶貧蜂蜜等農產品也統統在互聯網上找到了銷路。截至9月10日,全市合夥人累計成交訂單39.6萬單、交易金額達911.9萬元。
瓊海市扶貧辦主任馮雄介紹,瓊海將結合電子商務平臺,以規范化種植,精品化設計,打造一係列擁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農產品,讓“互聯網+農業+貧困戶”的有機結合,使貧困戶實現永久性脫貧。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