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食品 虛擬世界重監管
網售食品的安全狀況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陜西省工商聯主席馮月菊就建議,加大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探索構建全方位的網絡食品安全監管體係。
馮月菊說,當前,網絡食品安全監管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對消費者來說,無法有效判斷食品的質量和安全狀況;對生產經營者來說,違法行為隱蔽且成本較低;對監管者來說,面臨著對象多變、職責交叉、依據缺失、地域模糊等諸多挑戰。
為此,馮月菊建議,應盡快出臺專門的網絡食品安全監管辦法;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應加強協同合作,加大網絡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的供給、收集與反饋力度,確保經營者、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供的質量信息充足、專業、可信。
綠色發展 完備相關標準法規
全國政協委員、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趙雨森建議,“十三五”時期大力推進綠色食品產業,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人們既要吃飽,也要吃好。
趙雨森建議健全綠色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制度,強化政府法定職責。相關部門應抓緊完善綠色食品的立法工作,參照國際慣例適時調整現行法規,以強制性手段保證綠色農產品順利發展,並逐漸將其納入法制化軌道。
“特別是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綠色食品安全信息平臺。”趙雨森說,建立綠色食品安全平臺意義重大,它將改變傳統農業的思維和管理方法,培養從業人員在生產流通各環節推進標準化和流程化,更有利于提高綜合效益。
“要讓人們感覺更安全,讓標準更科學、完備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賴學佳認為,“一些多年前的老標準,那時人們缺少安全評估的意識。現在,我們新出的一些食品行業標準都有安全評估,這樣的標準更加科學、合理,進一步了提升食品行業的安全門檻。”
賴學佳說,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食品安全法的修訂,主要體現在標準、監管和問責三方面。他建議加強農副產品質量法等的修訂,出臺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配套法律法規。
賴學佳表示,隨著食品安全法規更加完備,監督執行到位,我們完全應該對‘中國制造’的食品充滿信心。”記者婁奕娟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