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教育部公佈,東北師範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分別産生了3名和5名校長面試候選人。此前,教育部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改革試點工作已在這兩所大學展開。
與外界的矚目相異的是,兩校對外發佈的資訊很少。3月3日,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前來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東北師大黨委書記盛連喜教授,但他説,上級部門有規定,不允許學校擅自談論此事,所以他不能發表意見,屆時將由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詳細情況。
然而,這一改革試點新舉措在本次兩會上成為熱點話題,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在提交的提案中,就建議對大學校長進行公開選聘,並對東北師大和西南財大做的試點工作提出了意見。
事實上,公選校長在中國並非首次出現。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上世紀90年代,同濟大學原校長吳啟迪就是被公選出來的。
1995年,時任同濟大學副校長的智慧控制專家吳啟迪教授被公選為同濟大學校長。吳啟迪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第一位經民主推舉産生的大學校長。
但吳啟迪並不敢肯定自己就是“第一”。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的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不同於主動報名競選,她是被“海選”出來的。當時學校教授都可以推薦人選,學校還成立了遴選委員會,這個在黨委之外成立的遴選委員會在她看來是那次推選中最大的亮點。
她説,遴選委員會成員既有教職工,也有學生,還吸納了民主黨派參與。幾輪淘汰後,剩下4名候選人,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演講環節,4名候選人每人在同濟校電視臺面向師生講10分鐘,公佈“治校綱領”,不過候選人並沒有同臺演講,更沒有辯論環節。最後,由黨委成員和遴選委員會成員一起現場投票選出校長。
吳啟迪説,不但是同濟大學,當時全國有幾所高校都是這樣做的,不過同濟大學做在最前面。
然而,不知何故,這種推舉方式並沒能得到堅持和深化。相反,任命成了主要方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空降校長”的方式更是引發了社會熱議。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春時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幹部,到了一定的年齡無法晉級的,經常被“空降”到高校擔任領導,“空降校領導的著眼點不是從教育出發,而是從安排官員的角度出發”。
農工黨中央的提案也表示,現在的許多大學都經歷了被“空降”校長的情況,師生們事先對其教育理念、治校經驗、治學水準、發展目標等並不知曉,只能任其施展,“即使發現新校長不勝任,師生們也無可奈何。”
楊春時認為,教育部這次的改革試點最大的特點在於切斷了這條通道,“以後這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幹部要去當校長,也得去競爭才行”。
記者發現,這次改革試點的另一些舉措也獲得好評,如按照1:3至1:5的比例確定面試人選,按照1:2的比例確定考察對象;面試結束後,在教師幹部代表和學生代表中進行民意測驗等。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就認為,“這個過程,體現了師生對校長選拔、任命的參與權和表達權。相比此前的校長選任,有很大的進步。”
劉經南説,公選校長體現了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的貫徹,因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已經寫入規劃綱要中。
不過,農工黨中央認為,“公選”的主持部門仍是政府部門,而不是以大學內部師生代表為主體組成的校長遴選委員會,並設置了難脫“行政化”窠臼的行政資歷要求,與建立現代化大學制度的目標要求不相適應。
全國政協委員葛劍雄是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他也認為,這次改革試點所顯示出的進步是不夠的,中國大學辦了這麼多年,應該有更徹底的改革舉措,不能滿足於小修小補。“當務之急,是要調整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與大學的關係,明確雙方的邊界,有序擴大大學辦學自主權”。
楊春時早在10多年前就提交提案要求公選大學校長,“按現在的校長産生方式,校長成不了教育家,教育家也成不了校長,因為校長由誰任命,就要對誰負責。從這次改革試點的舉措看,校長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仍然有濃厚的隸屬關係,改革不算徹底”。
在吳啟迪看來:“不管是當年還是現在,不論如何,要選擇一個學校的領導,多聽聽學校師生員工的意見還是很有必要的。” (本報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葉鐵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