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2012兩會輿情報告(3月12日篇):聚焦教育公平

時間:2012-03-15 15:03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3月12日訊 值此2012年兩會(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召開之際,針對本次會議與會代表和委員們的議案、提案以及對近期熱點問題的觀點和意見,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與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合作,收集整合輿論,共同發佈兩會“輿情報告”。報告起止日期為2012年3月1日至3月14日。

  【3月12日綜合話題輿情】

  3月1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各代表團舉行代表小組會議和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兩會”前夕,三部委共同下發了八條措施,要力爭解決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問題,教育公平問題也再次成為兩會關注焦點。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報告中強調,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要向中西部、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質是今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兩大重點任務,顯示了國家推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的決心,給全社會以很大的鼓舞,教育公平問題也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及廣大網友的熱議。

  【代表話題(議案)詞頻分析】

  “不同省份之間,除了教育經費的差異,師資差距也較大。”全國人大代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説,因為區域教育資源分配差距過大,優秀教師和學生“孔雀東南飛”現象有擴大趨勢。

  “在同一省份內部教育發展水準差距也較大。”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説,在山東省,不同城市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每人平均教育經費、教育普及水準、教師工資、生均公用經費、辦學條件等五個方面。張志勇在兩會提出建議,以“定向招生”政策保障農村學子在重點高校的受教育機會。

  “異地高考”政策,雖讚揚聲一片,但亦有兩會代表委員提醒,異地高考問題複雜,各省情況不同,要在全國推行還面臨一些難題,需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教育界代表石定果認為:“要設一些準入門檻才行,因為任何改革都不能大規模進行、敞開了去做。它是個方向,但需要分階段實施,積極穩妥地推進。”

  【委員話題(提案)詞頻分析】

  3月9日下午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全國政協委員張平、鐘秉林、劉長銘、郗傑英、李和平、趙麗宏圍繞“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質”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副省長張平提出,“教育經費要用得更廉潔,讓老百姓更放心。按達到GDP4%的目標計算,今年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增加100億元,這是非常大的一筆資金。這個錢怎麼用,全社會都在關注。要用得更廉潔,更讓老百姓放心。”在談到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時,張平委員表示,“政府應該無條件接收、不打折扣地接收農民工子女上學。如果學生從一個城市遷移到另一個城市,銜接的問題要處理好。”

  擇校問題一直是義務教育中久治不愈的癥結,在社會上尤其是發達地區的反響非常強烈,針對這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回答,“擇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實際上就是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這是最核心原因。”

  3月11日下午16時,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與網友談“如何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時提到,“呼籲建立教育經費使用評估機制,這裡邊評估政府的行為,評估辦學者的行為,希望能夠建立一套評估機制,由社會甚至家長、學生、仲介機構來參與對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管。”

  【媒體傳播輿情分析】

  兩會前夕,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就“2012年兩會十大熱點話題”開展了百萬網民調查,“教育公平”以近9萬票位居關注度排行榜第四位,排在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社會管理之後。在教育公平分項調查中,68%的網友認為,高考設置地域錄取線、加分等多道附加規則最讓人感到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公平。

  截止3月11日,“教育公平”詞條在新浪微博的搜索量已達到540247條,表明在教育體制改革以及異地高考等系列新政策出臺後,網友對教育公平問題極大的關注度。

  由中國新聞社開展的“境外華文媒體老總看中國兩會”問卷調查顯示,在涵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兩岸外交等領域的21項議題中,最受境外華文媒體老總關注的前5項議題分別為:反腐敗;人民幣匯率小微企業及宏觀調控政策;食品安全;房價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道德誠信等社會心理問題。

  【網友觀點傾向性分析】

  中國教育網路電視臺(果實網)聯合騰訊網教育頻道在兩會召開之際,將教育政策與老百姓關心的教育話題緊密結合,特別推出了“我眼中的教育變化”兩會大型網路徵集活動。廣大熱心網友紛紛留言,提出了對教育改革發展的建議和訴求。

  網友“平凡、TY”在留言中説:“國家的新政策很好,學校來了不少特崗老師,學歷和素質都比以前好。現在農村的孩子也可以和城裏的孩子一樣得到良好的教育!”

  網友“平平”認為:“擇校問題要從源頭上解決,教育資源要合理分配,給一些偏僻校區的好老師多發一些工資。””

  網友“大漠孤煙”説:“綜合素質應該大力提倡,但是必須給那些敢於造假的人予以嚴懲。不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就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學生,不對造假者嚴懲就容易導致教育的不公。”

  一位名為“無可奈何”的網友留言:“解決異地高考主要還是解決教育公平的問題。為隨遷子女爭取公平教育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那時候,天空會更蔚藍。”

  【綜述】

  溫家寶在2009年1月4日科技領導小組會上講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是國家發展之大計,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是我國未來建設成為人力資源強國的保障。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和延伸,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有利工具。

  2011年教育公平紮實推進,全面實現“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教育城鄉差異上,免除3000多萬名農村寄宿制學生住宿費,其中1228萬名中西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生活補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初步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而隨著“異地高考”在兩會期間的熱議,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開始著手解決這一難題。繼山東省宣佈從2014年起允許非戶籍考生在該省參加高考之後,教育部也表態將出臺異地高考改革方案,為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帶來了希望之光。

  不可置否2011年是中國教育改革的發展年,解決義務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仍需要國家和相關部門堅持不懈的努力。城鄉差異、校際差異、地域差異這三大差異問題影響教育公平教育品質,這些問題都亟待穩妥有效地解決。

  促進教育公平、保證教育品質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僅需要完善的教育改革體制,更需要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實處、細處落實改革政策。(撰文:李茜蕓 莫林虎)

  【資料來源】

  1.《劉長銘:我的提案是建立教育經費使用評估機制,使教育經費發揮最大效益》,新華網,2012-03-11

  2.《“超級中學”怪象:它為何成了教育資源“掠食者”》,新華網,2012-3-11

  3.《兩會評論:為教育公平再燒旺火》,新華網,2012-3-11

  4.《兩會授權發佈: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舉行記者會 政協委員就“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品質”回答提問》,新華社,2012-3-10

  5.《李和平:擇校的真正原因是教育資源的不公平》,人民網,2012-03-09

  6.《直擊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推進教育公平》,中國廣播網教育頻道,2012-03-05

  7.《調查稱近七成網友感到教育資源配置存在不公平》,中國新聞網,2012-03-08

  8.《兩會調查發佈:2012網友十大教育熱望》,果實網,2012-03-08

  9. 《代表委員會診“義務教育三大差距”》,新華網,2012-3-9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