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記者顧燁 漫步南京秦淮河畔,從明清特色的歷史建築到惟妙惟肖的秦淮燈彩,從鴨油酥燒餅、五香豆等秦淮小吃到“飲馬橋”“甘露巷”等歷史地名從2月1日起都已列入南京市地方性法規保護的範疇。
從2月1日起,《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條例》正式施行。條例規定,在確定夫子廟步行街管理區域後,除救護、搶險車輛和殘疾人專用車外,未經風景區管理機構同意,其他車輛不得進入步行街。步行街也成為犬只禁入區域。另外,在風景區水域,亦不得捕撈魚蝦。
條例規定,風景區內的歷史建築、倣古建築、秦淮燈會、秦淮八絕小吃、古琴藝術、歷史地名等均屬要保護的風景名勝資源。政府將對風景名勝資源建立檔案及相關數據庫,並向社會公示。
另外,政府還將通過提供必要的場所、資金等方式,幫助、支援代表性傳承人;並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資金,專項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徵集、搶救、研究、傳播、宣傳教育等事項。條例還規定將推進“秦淮八絕”小吃地方標準實施,規範秦淮風味小吃的製作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