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3日,臺“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赴吉里巴斯,參加基獨立25週年慶典,並訪問吐瓦魯。
5日,臺新任“駐日本代表”許世楷就職。
8日,臺聯黨秘書長林志嘉赴菲律賓進行“政黨外交”。
9日,臺“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密訪菲律賓。
10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李顯龍訪台。
11日,臺“陸委會主委”吳釗燮赴美,就兩岸議題與美方進行商談。
13日,陳水扁接受法國《國際政治季刊》書面專訪時,鼓動歐盟各國或歐盟倣照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方式,立法保障以促進雙邊實質關係。
1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不具約束力的涉臺決議案,內容包括重申美國協助臺灣防禦的承諾,支援臺灣“正、副總統”陳水扁、呂秀蓮任內訪問華盛頓等。
16日,中國臺北奧運代表團組成,88名選手將參加14項競賽,為臺參加奧運以來最龐大陣容。
19日,臺“經濟部長”何美玥赴巴拉圭出席第14屆經濟合作會議,並就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進行初步架構洽談。
23日,臺新任 “駐美代表”李大維抵美上任。
24日,臺“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訪日,拜會部分重量級日本議員與自衛隊要員。之後,邱轉往美國,與美國務院及白宮國安會人員會晤,討論陳水扁過境美國等事宜。
民進黨國際、中國兩大事務部負責人赴美國華盛頓,參加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25日,臺“行政院長”遊錫堃表示,目前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美國、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為重點,美國為“重點中的重點”。
26日,臺“立法院長”王金平赴瓜地馬拉,參加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國會議長論壇,中途過境紐約。
28日,臺 “駐日代表”許世楷在日本大眾傳播研究會發表演講,聲稱“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應該早日正名為“臺灣駐日代表處”。
8月
1日,臺以“臺灣”名義加入隸屬八大工業國家高峰會體系下的國際網路犯罪聯防組織,成為第35個會員。
3日,臺“中央社”報道,臺“新聞局”在今年奧運期間將推動系列文宣,特別強調臺灣“主體性”。
7日,雅典奧運會籌備委員會拆除臺灣在雅典國際機場手推車和電車車廂所作的凸顯臺灣“主體性”的廣告。
8日,伊拉克庫爾德地區政府總理巴爾扎尼訪台。
10日,馬紹爾群島等15個臺“邦交國”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臺灣參與聯合國”的提案。
11日,臺“外交部長”陳唐山宣佈,前 “駐美代表”程建人出任臺 “駐歐盟代表”。
12日,臺“行政院長”遊錫堃率特使團前往多明尼加,參加新任總統費爾南德斯就職典禮,並訪問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中途在美國洛杉磯過境。
14日,臺當局舉辦第二屆“民主太平洋大會”,有24國100多人參加。
15日,陳水扁與薩爾瓦多總統薩卡簽署聯合公報。
新當選的日本首位華裔參議員蓮舫訪台,表示將努力促進臺日間的“外交”關係。
16日,臺“中國時報”報道,臺美已達成共識,美將在明年宣佈向臺出售4艘“宙斯盾”艦,臺海軍最早在2011年就可獲得第一艘“宙斯盾”艦。
18日,臺“行政院長”遊錫堃在宏都拉斯國會演説時首度使用“Taiwan,ROC”,並前後説了15次。
澳大利亞外長唐納表示,如果海峽兩岸爆發戰爭,澳大利亞政府沒有義務幫助美國協防臺灣。
22日,新加坡新任總理李顯龍表示,如果臺海衝突是由臺灣方面所挑起,新加坡不會支援臺灣。
25日,臺“行政院長”遊錫堃自中美洲返臺途中,以躲避艾利颱風為名,過境日本沖繩那霸機場,與沖繩縣副知事牧野浩隆晤談,強調臺灣和琉球的地緣密切關係,交流活動頻繁。
日本“自民黨青年局及地方黨部青年幹部訪問團”一行95人赴臺活動。這是日自民黨近年訪台規模最大的一次。
30日,陳水扁展開“共創雙贏、胸懷世界”之旅,訪問巴拿馬、貝里斯,並過境美國夏威夷、西雅圖。
31日,臺灣與美國正式簽署協議,加入美國“集裝箱安全計劃”。根據協議未來美國將派員常駐高雄港,事先查驗輸美的集裝箱,以加強反恐。
9月
1日,中國臺北奧運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取得二金一銀一銅的佳績,凱旋返臺。
臺灣與韓國簽署“臺韓雙邊航空運輸不定期期航線協定”。
3日,陳水扁在貝里斯訪問時聲稱,“‘中華民國’‘國號’的最好簡稱就是臺灣”。
5日,義大利國會友臺小組主席藍帝率執政聯盟國會議員訪台。
8日,臺“外交部長”陳唐山稱,臺灣未來在參與國際活動時,將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使用“臺灣”。
臺新任 “駐歐盟代表”程建人宣誓就職。
9日,臺“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稱,臺擔心歐盟取消對中國大陸的武器禁運,正積極透過管道加以阻止。
12日,陳水扁夫人吳淑珍隨“中國臺北殘障奧運代表團”赴希臘參加雅典殘障奧運會。
14日,巴拿馬銷路最大的“新聞報”,以頭版頭條報道了臺灣捐贈巴拿馬鉅額經費落入私人口袋的內幕。
15日,陳水扁與聯合國記者協會舉行視訊記者會,聲稱“聯大2758號決議案只處理了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並未賦予它在聯合國代表臺灣人民的權利”,國際應正視臺灣參與聯合國問題,就臺灣參與聯合國議題進行辯論。
臺灣“聯合報”報道,臺“外交部”與涉外相關“部”“會”已研議對外使用名稱準則,未來臺與“邦交國”往來文書將優先使用Republic of China(Taiwan),與“無邦交國”往來文書優先使用“Taiwan”。
16日,臺灣要求加入聯合國企圖再度失敗。在59屆聯大總務委員會討論臺灣參與聯合國提案時,總共115國代表發言,其中94國反對,21國贊成,臺灣問題議案未列入大會議程。
17日,美國及臺灣媒體報道,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幫辦凱澤因涉嫌向臺灣情治人員泄漏機密而被捕。
臺“經建會”官員表示,臺已與以色列副總理奧爾默特進行交流,確定雙方除將推動簽署投資保障協定,更將朝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發展。
18日,臺“外交部長”陳唐山緊急赴美。在前往中美洲格瑞那達探視颶風災情後,20日在美國巴爾的摩市主持北美地區工作協調會。據臺灣媒體報道,美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幫辦薛瑞福將與陳見面討論“凱澤案”。
21日,陳水扁接見2004年亞太經合組織秘書處執行主任馬利奧 阿塔薩時宣佈,將派“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參加智利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3日,臺新任駐歐盟代表程建人稱,將會通過各種管道敦促歐盟維持對中國大陸的武器禁運。
24日,臺“行政院長”遊錫堃稱,落實臺灣“主體性”的方針已經確定,將要求臺“外交部”及相關各“部”“會”在公文書中一律稱對岸為“中國”。
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在聯大發表演講時稱,臺灣某些集團推動獨立是非常危險,因為這會導致與中國大陸的戰爭並將其他國家捲入。國際社會不應允許海峽兩岸關係惡化並失控。
27日,臺“外交部長”陳唐山針對新加坡外長楊榮文在聯大的反“臺獨”發言,用髒話攻擊新加坡,稱新是“一個鼻屎大的國家”。
29日,臺“中國時報”報道,今年臺在美舉辦“雙十”酒會的請柬在“中華民國”後加注了“臺灣”。
30日,美國務卿鮑威爾接受媒體詢問表示,解決臺灣問題的條件是“必須讓兩岸都能接受”。
10月
2日,臺日間年度最重要的安保及政經會議“臺日論壇”在臺北召開,主要議題為建立臺日安保對話機制。該論壇于2002年在臺“總統府”授意和支援下建立,目的是與日本高層及民間建立對話平臺。
3日,臺“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在“臺日論壇”上聲稱,臺灣支援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是臺灣首次作這樣的表態。
4日,臺“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接見歐盟執委會行政官員訪問團時稱,美國國會通過的“臺灣關係法”是美國對臺政策的重要基本文件,歐盟也應考慮通過相同的文件。
“美臺國防工業會議”在美鳳凰城舉行,臺“國防部副部長”霍守業、美副助理國防部長勞利斯、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出席。
5日,美國防部主管亞太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幫辦勞利斯稱,臺灣軍購預算如果無法過關,會使各國懷疑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臺灣會被外國朋友視為負擔,而非夥伴。
臺“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在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反對“一中”廣告。
8日,李登輝以視訊方式向“臺灣制憲運動”與美國臺灣國際關係中心在美參議院舉辦的“臺灣‘憲法’改造與美中臺關係”研討會發表演講,鼓吹臺灣“制憲”的必要。
9日,臺“中國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最近已同意出售高速反輻射導彈(HARM)給臺灣,但另一項聯合製導攻擊武器(JDAM)導引套件仍待決定。
60余位旅居海外的臺灣人在華盛頓舉行“世界臺灣人代表國是會議”,通過宣言稱今日臺灣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內推動‘國家制憲’,外尋求國際承認”。
12日,臺“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楊黃美幸稱,臺當局正在展開一項“正視大陸架主權”的計劃。若經調查臺灣的大陸架超過了200海裏,臺將考慮通過“友邦”向聯合國提出對周邊大陸架的“主權主張”。
13日,臺“外交部”表示,世界醫師會于5日至9日在東京召開的年度會員大會上,通過了臺灣會籍名稱變更為“臺灣醫師會”。
16日,臺“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在臺灣安保協會和亞洲安保論壇舉辦的“亞洲安保的現狀與展望”研討會上發表演講,聲稱臺美日應將對話機制提升到“官方或半官方”級別,亞太國家共同建立導彈防禦系統。
24日,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訪台。
臺“外交部次長”高英茂稱,臺灣應提出加入聯合國完整論述,尋求國際社會支援加入聯合國。
25日,美國務卿鮑威爾在北京接受香港鳳凰電視和CNN採訪時重申美不支援臺灣獨立,並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不是獨立的國家,不享有一個國家的主權,這是美國堅定的政策;兩岸雙方應尋求增進對話,向前朝將看到和平統一的那一天走去”。
韓國前總統金泳三訪台。陳水扁請金促成臺韓日建立安全對話與論壇的機制。
27日,臺“外交部”針對鮑威爾“臺灣不享有國家主權”講話發表五點聲明,繼續聲稱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28日,薩爾瓦多外交部表示,對民間企業要求和中國建立貿易關係會加以研究。
31日,臺“中央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將修訂《國際衛生條例》,臺積極透過友好國家爭取修訂後的全球最新衛生規範納入臺灣。
11月
1日,臺“自由時報”報道稱,52名英國議員簽署“支援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衛組織”的提案。
3日,臺“外交部長”陳唐山與萬那杜總理沃霍爾在臺北簽署“建交公報”,並首次使用“中華民國(臺灣)”稱呼。
4日,陳水扁、呂秀蓮祝賀布希、切尼連任。
10日,針對陳水扁在“國安會議”上就兩岸關係發表的十點講話,美國務院發表聲明指出,美國歡迎其中有建設性和正面的部分,並敦促兩岸借機會展開對話,尋求和平解決歧見。
萬那杜政府發表聲明,宣佈其內閣會議作出決議,撤銷在臺北簽署的瓦臺“建交公報”。
11日,帛琉總統雷蒙傑索訪台。
13日,由歐盟各國親臺議員和臺“外交部”共同發起的馬可波羅俱樂部在倫敦成立,並召開第一屆年會。
日本政府決定,將從明年3月下旬開始對來自臺灣的遊客實施為期半年的免簽證制度。
14日,陳水扁聲稱,只有泛綠“立委”過半數,他要推動以“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15日,萬那杜總理沃霍爾在電視上發表聲明,聲稱“維持臺瓦建交”。
臺“內政部長”蘇嘉全率團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國土安全峰會”,稱臺灣絕不會缺席國際反恐行動。
16日,臺灣在智利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廣告片,因宣傳臺灣“國家”形象遭大會停播。
18日,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赴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代表臺灣出席本屆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領導人會議。
萬那杜內閣會議再次作出決議,撤銷瓦臺“建交公報”。
19日,陳水扁會見日本交流協會會長服部禮次郎時稱,維持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臺美日有共同利益;臺灣有幸能事先向日方提供中國核潛艇“入侵”日本領海的情報。
21日,臺“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結束密訪歐洲行程返臺。吳在一週時間裏訪問了德法等四個國家,重點是解釋臺灣的大陸政策。
臺“駐英國代表”田弘茂卸任,遺缺由臺駐甘比亞“大使”林俊義接任。
22日,陳水扁向捷克前總統哈維爾頒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哈維爾表示會繼續支援臺灣加入聯合國,同時邀請陳水扁訪捷。
23日,臺“行政院長”遊錫堃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聲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憲改’屬於內政,他國不應干涉”。
“亞洲主要城市網”大會確定臺北擁有2005年優先主辦權。
24日,陳水扁會見世界醫師會會長柯博、副會長文太俊時表示,希望世界醫師會發揮影響力,促請美、韓政府等支援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日本 臺灣安保經濟研究會”通過“尊重支援遵從臺灣民意的‘制憲’、‘正名’”、“支援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五項決議案。
28日,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譚慎格在參加臺灣“新憲法”研討會時稱,臺灣要建立新的“國家”,必須“先強化國防力量,增強人民保衛祖國的決心”。
29日,美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對記者發表談話表示,美國十分嚴肅地看待陳水扁在2000年以及今年“就職”講話中的承諾,尤其是在“制憲公投”的問題上;其他任何的設想或方案是否與上述承諾相抵觸,陳水扁必須予以解釋;美國反對臺灣舉行“任何試圖改變臺灣現狀或走向獨立的‘公投’”。
臺“外交部長”陳唐山約見澳大利亞駐臺代表孫芳安稱,澳大利亞削減對萬那杜的經濟援助是意圖介入瓦內政,阻撓臺瓦“建交”。
30日,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會議在中斷六年後在華盛頓召開,臺“經濟部政務次長”陳瑞隆、美國貿易代表署副貿易代表薛納主談。
臺“自由時報”報道稱,臺“外交部”與援外單位“國合會”正執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蒙古合作基金”計劃,這是臺首度執行國際組織的合作計劃,援外工作由單純的“捐助者”轉型為“執行者”。
12月
1日,臺韓正式復航。
4日,臺“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稱,臺日合作基礎取決於日方是否有決心扮演穩定力量。
5日,陳水扁在記者會上聲稱,為“厘清中國與臺灣之間的區別”,應以臺灣名義參與國際社會;“所有‘駐外館處’爭取‘正名’為‘臺灣代表處’”,“在國際上容易與中國混淆的相關單位逐一正名,率先由國公營事業著手”。
臺“外交部長”陳唐山在演講時聲稱,“面對中共全力封殺臺灣”,臺灣“外交”未來要結合韓國,“在亞洲建構一條防衛線”。
6日,美國務院副發言人埃雷利表示,臺灣領導人陳水扁更改臺灣公營事業或駐外經濟文化代表處名稱的舉動是要單方面改變臺灣現狀,美國不支援這種舉動。
10日,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專訪時表示,臺灣是中美關係最大的“地雷”;“臺灣關係法”僅要求美國在太平洋有足夠的實力來嚇阻攻擊,但並沒有規定美國必須防衛臺灣。
11日,萬那杜國會通過了對總理沃霍爾的不信任案,並選出新總理,瓦臺“建交”鬧劇終結。
12日,臺“邦交國”格瑞那達總理基思 米切爾訪問大陸,返國後表示,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符合格的最大利益。
14日,馬紹爾群島總統諾特訪台,雙方就臺金援事宜進行商談,併為陳水扁明年訪太平洋“邦交國”鋪路。
16日,日本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宣佈,日本決定將向李登輝發放入境簽證,允許李于2004年底赴日觀光。
18日,臺“中央社”報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證實,該組織已同意臺灣為其貿易委員會的專案觀察員,但名稱仍為“中華臺北”。
21日,美國在臺協會發言人證實,美將於明年派遣現役軍官赴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擔任軍事技術聯絡事務組組長。
25日,臺“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稱,臺美關係進入新磨合期。
27日,李登輝以觀光名義赴日本名古屋、大阪等地活動。
臺“自由時報”報道,臺當局高層官員透露,布希政府在耶誕節前曾派具有一定地位的“重要代表”密訪台北,並會見陳水扁,傳達美臺關係穩定不變資訊。
(來源:中國網 作者:劉澤芳)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