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一年準備期後,上周櫻花再次大熱,讓武漢“候鳥式”旅遊目的地城市逐步成熟。昨日,多位景區負責人稱,賞花遊已儼然成為全年最熱“週末”,景區遊客人數超過去年任一黃金周。“去年‘十一’首日才2萬遊客,而上個週末大熱的櫻花遊,僅櫻花園遊客就突破七到八萬人,櫻花遊遠超最火黃金周。”東湖磨山景區負責人介紹。
週末遊客量首超黃金周
“憋一個冬天,客流終於爆發出來了。”東湖磨山景區負責人介紹,自櫻花進入賞花佳期後,上週末,該景區客流量達到全年最高峰,單日賞櫻遊客突破8萬人。而在去年“十一”黃金周長假首日,該景區遊客人數才接近2萬人,“櫻花季,已成另一個黃金週末。”
無獨有偶,武漢周邊景區也受益於春季櫻花的盛開。
武漢黃陂木蘭天池景區負責人介紹,僅上週末,該景區遊玩人數首次突破萬人。而與去年及前年同期相比,該景區遊客人數僅5000至6000人左右。他透露,景區全年最火的時候是“五一”黃金周,去年來遊玩的人數也僅上萬人,而今年景區預測將達到1.3萬至1.5萬人左右。
除了木蘭八景中的木蘭天池外,木蘭草原、木蘭雲霧山等景區客流也出現激增。木蘭草原負責人熊備經理介紹,自去年景區改造後,目前每日客流約2500至3000人左右,而該客流量也接近去年“十一”旺季,“這是比較旺的時候,甚至超過往年任一黃金周。”
多位旅遊界人士表示,自武廣高鐵開通以來,大量廣東遊客及高鐵沿線城市的遊客來漢旅遊,武漢已從旅遊集散地搖身轉變成了“候鳥式”旅遊目的地城市。
櫻花遊救活一批旅行社
賞櫻遊客不僅讓旅遊景區大熱,武漢不少地接旅行社也因櫻花而活了起來。
週二,湖北招商國際旅行社地聯部主管余凱在閒暇之餘,去武漢大學看了一次櫻花。他介紹,本月26日,該社接待全年最大一批約600余人來漢賞櫻的廣東遊客。而自武廣高鐵開通以來,來漢賞櫻花遊客救活了不少本地較小地接旅行社。
“過去我們從來不做這塊(櫻花遊),而自2009年以來,旅行社專門新成立一個工作組。”余稱。
龍行天下旅行社在漢負責人也表示,由於今年來漢賞櫻散客激增,本地大型旅行社接團下降,部分旅行社還直接放棄了這部分市場,這給從事櫻花地接社的旅行社帶來生存空間。
“賞櫻遊客的激增,及本地‘候鳥式’旅遊目的地的成熟,這讓地接社開始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多位業界人士認為。
由“候鳥”到成熟
武漢要抓住最關鍵的五年
與國內最成熟旅遊目的地城市相比,武漢還有較大差距。昨日,省委省政府決策顧問、湖北大學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馬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五年,是武漢打造成熟旅遊目的地城市最佳時間點。
他介紹,目前,武漢離真正成熟的旅遊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武漢大的交通環境還沒有真正形成,目前僅開通武漢至廣東方向的高鐵,未來幾年內,武漢至北京、西安、重慶、成都、上海等地的高鐵也將陸續開通,這將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漢旅遊。其次,武漢景點還是具備整合效應,大的旅遊景點並不多,旅遊産品還停留在四菜一湯(即黃鶴樓、歸元寺、古琴臺、東湖)上,沒有新的突破。不過,可以預期的是,武漢華僑城將是一個新的亮點。
“目前武漢的綜合接待能力不足,高星級酒店及各類酒店餐食仍然不足。同時,夜間活動並不豐富,需要更多的主題活動及本地特色的夜間主題秀活動。”
不過,馬勇對打造武漢成熟的旅遊目的地很有信心,目前外部條件如交通等正逐步形成,武漢要緊抓“十二五”發展這個契機,不僅要打造成熟的旅遊目的地城市,還要打造旅遊集散地,輻射至我省鄂西生態旅遊圈及整個華中地區。
本報記者袁陽平 實習生厲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