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勿忘環保“四小件” 過個“低碳”黃金周

時間:2009-09-21 09: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十一”黃金周快到了,今年又逢60大慶,還夾著中秋節,家家戶戶開始合計如何度假,親朋好友會面,逛街購物旅遊,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想像,在這人口大流動的8天裏,13億中國人將留下比平時大得多的“碳足跡”。

  何謂“碳足跡”?它標示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越多,導致地球變暖的元兇“二氧化碳”就製造得越多,“碳足跡”也就越大。

  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依賴於高能耗、高排放的汽車、飛機、家電等工具和用品,尤其是到了節假日,“碳足跡”更會數倍甚至數十倍地放大。

  説得具體點,如果你乘飛機旅行2000公里,那麼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駕車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麼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電,那麼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

  有人計算,一個住著100平方米房子、擁有一輛轎車的三口之家,一年的碳排放達到近百噸。從全國來説,城鎮居民生活用能已佔到每年全國能源消費量的大約26%,而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為及滿足這些行為的需求造成的。

  近年來,提倡“低碳生活”,加入“低碳一族”的呼聲日益高漲。因為當今我們面對的現實是,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尚未消退,一方面全球變暖趨勢仍在加劇,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國民,過一個“低碳”黃金周,理應是義不容辭的選擇。

  比如,喜歡外出逛街或走親訪友的,可儘量選擇坐公交出行,如路途不遠,也可騎自行車或是步行。還有出門時,記得帶上環保“四小件”——手絹、飯盒、環保筷與布袋,這樣在外就可少用餐巾紙、快餐盒、一次性筷子與塑膠袋。有人算過一筆賬,少用1個塑膠袋可以節約0.04克標準煤,減少排放0.1克二氧化碳,如果每天全國都少用10%的塑膠袋,就可以節約1.2萬噸標準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

  過節喜歡在家裏待著的,電視、電腦都是消磨時光的“好夥伴”,但不用時別忘了隨手關掉,至少關上螢幕。現在的家用電器幾乎都有待機功能,也就産生了“待機能耗”。調查顯示,我國城市家庭平均待機能耗相當於這些家庭每天都在使用著一盞15瓦到30瓦的長明燈,佔城市家庭用電量的10%。僅彩色電視機一項,一年下來就浪費電力幾百億千瓦時,相當於幾個大型火電廠的發電量。

  總之,過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並不是什麼難事。它主要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只要我們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就能有效縮減我們的“碳足跡”。

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