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9日 10:01:58 來源:新華社
在9月份的大陸高校,臺灣新生是一道特殊的風景。在開學第一個月裏,從入學報到的手忙腳亂,到逐漸適應學習與生活,這求學大陸的“序曲”註定成為他們一生最難忘的記憶。日前,新華社記者採訪了京滬兩地的多位臺灣新生,聽他們講述這段經歷。
18歲的陳奕廷在這個夏天告別了位於昆山花橋的華東臺商子女學校,以優異成績走進了上海同濟大學,成為社會科學實驗班管理專業的一名新生。
“一切都比我當初想像的更好。”經過一週新生培訓,陳奕廷已經能融入大學的新環境。
“濃厚的學習氛圍,是同濟給我的第一印象。感覺這裡的師資、環境,還有同學之間的相處,都比預期的更好。”陳奕廷説,“唯一有一點點擔心的,是能不能戰勝‘高數’這個‘小惡魔’。”
從小學到高中,陳奕廷都就讀于華東臺商子女學校。他的爸爸在大陸臺資企業工作,非常忙碌。媽媽就想著為他選一所離家近的學校。至於選擇同濟大學,則是學長們推薦的。小陳對高等數學這門課有點“小恐懼”,也是來自一些“學霸”前輩們的提醒,這讓他覺得進入大學後來不得半點懈怠。
“由於之前在臺商子女學校學的是臺灣版數學教材,考上大陸的大學後,最難的一關就是數學課程的銜接問題。儘管有點難,但還是很相信自己的實力,靠刻苦可以戰勝這個‘小惡魔’。”陳奕廷説。
如果説本科生進校時還帶著緊張和青澀,研究生則多了幾分淡定與成熟。“90後”的黃錦泓是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一年級的臺灣新生。在家鄉高雄完成經濟學本科學業後,他選擇來北大繼續進行房地産領域的學習研究。
“臺灣經濟有些停滯,而大陸經濟處於上升期,環境非常適合年輕人。大陸對青年創業有很好的政策支援,相關的行政效率比臺灣更高。”談起選擇來大陸深造的原因,黃錦泓思路清晰。他説,許多朋友都到這邊創業,自己也想來大陸看一看。
與黃錦泓一樣,23歲的臺灣大學畢業生陳俞均看中了大陸的科研環境和前景,於是選擇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攻讀研究生,進行阿爾茨海默症領域的研究。“在這一專業領域裏有兩大體系,一是歐美,一是中國。大陸人口眾多,老齡化日趨明顯,我希望先在自己的文化圈裏面成長起來,有很好的研究和積累。”
對於臺生而言,初次進入大陸校園的感覺總是十分新鮮的。“我是9月3日來北大報到的,第一感覺就是校園好大,要有腳踏車才行。”黃錦泓説,與臺灣高校相比,北大有許多不同,比如宿舍晚上會熄燈,大陸同學對時間抓得很緊。又如大學食堂飯菜很便宜,有政府補貼,等等。在助學政策上,目前臺灣學生享有和大陸同學一樣的獎學金政策和醫療保險。與外國留學生相比,臺生的經濟負擔小了很多。學校還會協助臺生適應校園生活,這些都讓他感到十分溫暖。
陳俞均説,大陸的學生個人能力很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這令她印象深刻。在科研中同學們非常團結,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成果,這非常難得。
當然,臺生在生活中也難免遇到難以適應的事。“雖然博士生很幸福,可以兩人一間宿舍,但仍免不了要共用衛生間、澡堂。在臺北讀書時自己一直單獨租住公寓,現在要和同學們‘坦誠相見’,對我來説需要一點點勇氣。”北大藝術學院博士一年級的張同學説。
“再比如雖然都是一樣説普通話,但是有些用語在兩岸不太一樣。前幾天我到飯館去買酸辣面,服務員問我有沒有忌口?我聽了三次才聽懂是‘忌口’兩個字,因為在臺灣可能會直接問有沒有什麼不吃。”張同學笑著説,近一個月她對兩岸用語差異的了解稱得上“進步神速”。
差異不僅限于語言,移動支付軟體在大陸的普及也讓張同學印象深刻。“充飯卡、澡卡,在學校超市買東西,都需要用支付寶或微信先充到校園卡中,才能暢通無阻。這也是我要多多學習的地方。”張同學説,近年來大陸在許多方面有長足進展,如果不親身體驗,是難以想像的。
黃錦泓説,兩岸青年人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我從小生活在臺灣南部,與臺北相比,南部較為封閉,很多人不了解大陸。希望有更多的臺灣南部學生來大陸交流,看看這裡的快速發展。”
對於未來,大家都懷抱著各自的憧憬。黃錦泓説,他打算一邊讀書,一邊做房地産領域的研究諮詢,為以後在大陸創業打下基礎。陳俞均則期待著在國際學術研究中,能把中國的東西帶給歐美同行,和他們平等地交流合作。
在陳奕廷腦海中,人生剛剛開始,未來充滿各種可能。“一年級我先學管理專業,到二年級時根據學習成績再選擇,或許會轉入會計專業。我還想加入學校社團,與北大、清華以及大陸其他地方的大學生多交流。”(記者:查文曄、許曉青、李萌;參與采寫:劉歡、魏夢佳)
臺企尋覓“強心劑” 杭州資訊經濟引青睞2016-09-29 09:16:38
推動兩岸同胞融合 20名在廈臺生將到社區挂職實習2016-09-29 09:14:13
上海臺商組團赴西北發掘“一帶一路”商機2016-09-29 09:12:28
臺青“創客”:大陸是最理想的創業目的地2016-09-29 09:08:00
淮安緊抓“三個突出” 助力淮臺交流合作新益求新2016-09-29 0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