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創業故事:“學好平潭話 做好臺灣味”

2016年05月20日 09:20:00    來源:平潭時報    

臺胞錢再旺(右一)正與妻子在後廚配菜

  “第一次來平潭,只是匆匆望上幾眼,旅旅遊散散心,這個小島還鮮為人知;十年後,再次來到平潭,已經在這裡駐紮了一個牢固的家,家人在,朋友也在。”對於臺胞錢再旺而言,自己既算得上是一個臺灣人,又算得上是一個平潭人,能煮得一手美味臺灣菜,又能説上幾句順溜的平潭話。

  漂洋過海

  跟妻子回嵐創業

  昨天10點30分,記者走進福勝東路一家“臺灣錢記鴨肉面”,這是臺胞錢再旺和妻子林蓮玉開的一家小店,專做臺灣菜。林蓮玉正提著從市場剛剛採購回來的新鮮食材,打算為午餐生意做準備,錢再旺趕緊上前為妻子搭把手。

  談起結識“平潭”,錢再旺笑了笑説,這都是老婆為我牽線搭橋的。原來,錢再旺的妻子林蓮玉是平潭本地姑娘,早年去臺灣工作,並在臺灣認識了錢再旺,夫妻倆便在臺灣結婚生子。十多年的在臺生活,林蓮玉時常牽掛身在老家的親人們。2014年5月,夫妻倆決定回平潭創業。

  “我還以為平潭仍然要坐輪渡才能到達,沒想這短短數年,海峽大橋已經建好了。”錢再旺説,城市基礎設施完善許多,感覺來到了一個新地方。這並非錢再旺第一次來平潭,早在2005年,錢再旺就曾結識平潭,雖然對平潭了解不多,但輪渡卻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過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因為妻子是平潭人,我在臺灣的時候,就聽到平潭開放開發的消息,但映入眼簾的平潭,仍然要比‘傳説’更具魅力,看來,跟隨妻子回平潭是對的。”錢再旺説,“我們憑藉在臺灣開店的經驗,在這兒開了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店。”

  細緻服務

  禮貌到位食材“正”

  “老闆,滷肉飯打包4份,一會兒來取。”“老錢,兩份鴨肉面,送到翠園南路公交站附近。”錢再旺的這家小店才剛開了近一年,但生意卻很火爆,接近午飯和晚飯時間,小店的訂餐電話正不斷響起。

  記者發現,進門消費的顧客大多和老闆很熟,除了本地顧客,還有臺灣朋友,他們一邊吃飯,一邊還和老闆拉家常。“既然是要開‘臺灣鴨肉面’,就必須是正宗的臺灣菜,不能讓客人進臺灣小吃店,吃到的卻是本地菜,我們就是靠‘正宗’吸引顧客。”錢再旺説。

  除了做法傳統外,錢再旺對調味品的選擇也很“嚴苛”。“我們在平潭當地買食材,但我使用的很多調味品,在平潭當地很難買到,要親自回臺灣去買,然後再帶來。”錢再旺説,“還好現在乘坐海峽號和麗娜輪都很方便,往返臺灣平潭時間也縮短了不少。”

  市民陳小姐是小店常客,她告訴記者,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家小店的細節服務。“我訂外賣時,老闆送飯到府,我將事先準備好的錢給他,他從來都是雙手接上,90度鞠躬表示謝謝。”陳小姐説,有的時候太著急拿東西,忘記付錢,老闆只是靜靜站在一旁,並沒有直接找我要錢。另外,這家店的餐盤是我見過最乾淨的,餐盤旁邊沒有任何菜汁沾著,讓人見了印象大好。

  “在我看來‘請’、‘謝謝’等詞彙是對人的起碼尊重和基本禮貌,成為我自然表達的一部分。”錢再旺説,餐飲業做的就是品質,除了菜品還有服務品質。

  發揮想像

  巧學地道平潭話

  “卡溜(玩)、宰辣(早上)、嚇(吃)、撈卡(樓下)……”在錢再旺小店裏,錢再旺對記者説了一些平潭話,這可是開店以來,錢再旺通過對顧客的長期觀察和模倣,“偷師學藝”學來的。除了向顧客學習外,錢再旺也常常向妻子林蓮玉討教如何説好平潭話。

  為了學到更多的平潭話,錢再旺決定先掌握與烹飪相關的用語,包括鹽、味精、老酒、生抽等等,另外,碗、筷子、桌子、湯、面、菜等基本詞彙錢再旺也一併拿下。有時候學會了又突然忘記了,錢再旺就會直接向顧客請教,不少“回頭客”都覺得老闆錢再旺説的平潭話頗具平潭特色,一點都不像初學者。

  而錢再旺在學習平潭話時,也有自己的“小竅門”,他認為學習平潭話,用臺灣話去翻譯,似乎要比用普通話去翻譯更容易掌握髮音,因此,他也感覺到自己學習平潭話的功力見長不少。

  “平潭話真的不好學,我來兩年了,才學了一些單字和詞彙。”錢再旺説,“我們打算長期在平潭居住生活,要入鄉隨俗,就得學好本地話,做好臺灣味。”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