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京人”:文創合作需大陸的“狼”和臺灣的“羊”

2016-01-11 09:06:00    來源:中新社    

  “大陸有闖勁兒的創業者像"狼",臺灣的創作者像"羊"。”文創産業政産學研商一體化策劃人易介中對中新社記者説,大陸的“狼”與臺灣的“羊”結合,或將成為兩岸文創産業合作主流模式。

  易介中自稱“臺北京人”,在兩岸文創領域都具有一席之地。

  易介中出生在臺北,1992年畢業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1994年,他來到清華大學任教,從此開始了“臺北京人”的生活。

  易介中坦言,“當不了員工”,不肯受制於人,於是自他來到北京便一直堅持“做自己的老闆”。

  上世紀90年代,易介中在大陸的第一份創業是建築設計公司,那時他還沒有真正接觸到文創産業。1995年到2001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搬遷校址的轉机辦學時期,易介中作為中央美院的博士生參與到798藝術區設計項目中,真正接觸到文創産業。這段經歷成為他事業的轉捩點。

  “空間的解放讓文化創意産業升級,迅速現代化、當代化。”易介中説,798藝術區的開闊空間與發展文創産業十分契合。此後,他又參與了751廠、706廠等舊廠房的改造設計。

  本世紀初,大陸文創産業發展尚無明確方向,直到2010年,影視行業的崛起使文創産業迎來一次熱潮,易介中也參與其中。

  2004年,國産電影總票房不過15億元人民幣,但6年後便輕鬆突破百億元。易介中告訴記者,當年《杜拉拉升職記》、《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夥人》等賣座電影的前期策劃中都有他的參與。

  2015年,“八年磨一劍”的《大聖歸來》一炮打響,給大陸文創産業注入了強心劑。但易介中認為,中國相較于歐美國家,在影視行業還處於“賭”的狀態。歷經8年,“賭贏了,不代表真的贏了”。由於“志不在此”,易介中沒有在影視行業深入發展。

  經過20年房地産和文創領域的經驗積累,經歷自己創立的一家家公司倒掉之後,2014年,易介中在臺北創立了亞太財智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為兩岸文創合作搭建平臺。

  近年來,兩岸人員往來更加便利,大陸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已增加到47個,大陸成立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有13個,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的限制也已放開。兩岸文創領域合作將有更開闊的空間。

  對於文創領域的青年創業,易介中指出,青年人沒有資本和經驗,要想成功必須依靠多年的積累。“財富、智慧、文化、創意,四點缺一不可。”因此,對於大陸有闖勁的年輕人來説,最好的辦法就是搭配一個文創領域經驗豐富的中年人,一起做事情。(作者 王婧)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