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空間入駐金牛區 單項扶持最高500萬元

2016年05月25日 10:54:00    來源:華西都市報    

環交大菁蓉創業谷正式開街。

製圖/高翔

環交大菁蓉創業谷。華西都市報記者謝燃岸圖片由金牛區委宣傳部提供

  5月24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學,楊舒卿呷了一杯茶,笑道,“工作的重心從北京轉移到了成都,看來要在這裡呆很長時間了。”

  1986年出生的楊舒卿,是西南交大2005級畢業生。目前,他的創業孵化公司優府拓荒族已入駐環交大菁蓉創業谷,將打造金牛雲孵化基地。通過雲孵化平臺,他們能在全國範圍內吸引優秀的企業入駐金牛區。

  楊舒卿的眾創空間與金牛區的“聯姻”,契機是金牛區與西南交通大學開展的校地合作,“去年回母校,聊到我們的公司在找地方,校方推薦了金牛區。”環交大菁蓉創業谷,正是校地合作打造的首個核心項目。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除了環交大菁蓉創業谷,成都市金牛區還有哪些創業載體,又有哪些創業舉措?華西都市報將解讀金牛創新創業政策,聚焦金牛區創新創業格局。

  創新孵化器入駐金牛

  單項扶持最高達500萬元

  金牛區如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指點江山的頂層設計必不可少。近年來,金牛區以“145”産業體系為基礎,制定了以科技服務為核心,以現代商貿和新型房地産為支撐,以研發設計、眾創孵化、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為特色的環交大智慧城産業發展體系。同時,勾畫出了“環交大智慧城”“一谷兩翼”的發展藍圖。形成了以“交大智慧谷”為核心、以“一城一帶三園多點”為重點的全域創新創業格局,著力營造全國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在政策制定上,根據國家、省、市的相關政策,金牛區研究和制定了諸多促進創新創業和産業結構調整的優惠政策。

  2015年底實施的《〈金牛區加快推進眾創空間建設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實施辦法》,支援眾創空間引進,對新引進的知名創新型孵化器運營機構入駐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創新創業載體,給予最高500萬元經費補貼,主要用於房租、裝修、設備設施購置補貼。

  在支援眾創空間的建設上,對新認定的區級眾創空間,視其發展規模、服務水準以及服務企業的數量,給予運營機構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經費補貼。從資金、租金、人才、政務環境等方面支援眾創空間的建設和創業團隊、企業在金牛區發展和壯大。

  環交大菁蓉創業谷正式開街

  眾創空間多點位“綻放”

  5月21日,作為金牛區打造“環交大智慧城”的首個核心項目,環交大菁蓉創業谷正式開街。

  環交大菁蓉創業谷項目一期主要包括西南交大校內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的創業會堂、科技大廈、創新大廈及周邊區域。二期包括西南交大校東區整理土地和諸葛廟棚戶區改造項目,增量100余畝土地。目前,已經入駐環交大菁蓉創業谷的企業超過11家,載體使用面積超過85%。包括清科集團、創業黑馬、十分咖啡、創客街等。楊舒卿的拓荒族正是其中之一。

  “南有科學城,北有智慧城”,金牛區打造的眾創空間,除了“科技雙芯”之一的“環交大智慧城”,還有以三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艾普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瑞安雲科技有限公司等“網際網路+”龍頭企業為主體,以成都市工投公司國賓總部、艾普中心、藍海天地等孵化面積23.2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為載體,形成的具有巨大帶動效應的“網際網路+”高科技産業生態帶。

  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産業園、西部地理資訊科技産業園、成都國際商貿城創新創業孵化園,則分別是軌道産業、地理資訊産業以及現代化商貿平臺的高科技産業和創新創業孵化園區。

  花都財富大廈、436文化創意機構、無裏創意樓、中鐵九天創客空間、華淩攝影創客中心、龍湖北城天街等利用存量樓宇,已逐步變身為市場化、專業化、網路化的眾創空間,全域多點位眾創空間嶄露頭角,為全域創新創業提供堅實的載體支撐。

  吸引投資基金超20億

  打造金牛全域創新創業格局

  2016年,金牛區新增市級孵化器兩個,即西南交大科技園、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産業園創客空間。其中,西南交大創客空間在國家火炬中心成功備案為國家級眾創空間,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産業園已成為成都創新驅動試點區。

  産業資本增量逐步匯集。目前已經吸引賽伯樂投資基金、中鐵創業投資基金等超過20億元的資本。同時,創業人才不斷壯大。2016年,成功引進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海歸教授、國家千人計劃申恒濤團隊;區域大學生實現成功創業人數超過1000人。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全區眾創空間建設,招大引強打造全域創新創業格局。”金牛區創新創業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將以“環交大菁蓉創業谷”為核心,推動環交大智慧城先行發展,推動全域多點位眾創空間建設,形成“一城一帶三園多點”的創新驅動戰略佈局,提升招商引資時效。

  一是推動環交大智慧城先行發展。堅持校地協同創新,全力打造環交大智慧城,以打造菁蓉創業谷為起步,著力構建産業資源整合、高端人才聚集、創新發展引領的智慧經濟圈。

  二是推動“網際網路+”高科技産業創新帶領先發展。支援鼓勵企業聯合打造辦公創客公寓、電商孵化基地,推動實現各類企業及上下游産業高度聚集、規模發展。

  三是加快“三園”聚集發展。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科技服務、電子商務等高端産業和産業高端,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科技産業基地。

  四是推動全域多點位眾創空間競相發展。積極引進創業咖啡、創業學院等知名創客空間,培育“孵化+創投”模式的新型孵化平臺,做大做強具有新區特色的本土眾創空間。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