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上海實踐 播種創新基因:一所高校的創新集訓實驗

2016-03-11 10:48:00    來源:澎湃新聞網    

  立志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上海,已經踏上了新的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了上海的這一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三年多裏,上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自貿區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持續推進創新社會治理,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成績斐然。3月6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新常態上海實踐”系列報道,從上海多名普通勞動者的視角,講述一些小人物的創業故事、一個高校的創新實驗、一條街區的轉型、一個産業園的崛起、一個區的改革路徑等,以此記錄在全國引領經濟新常態的上海實踐。

  “正式比賽的那三天完全是封閉式的……第一天下午,我們下載了幾乎100多篇論文,我記得那三天只有第一天晚上是睡了會兒的。”對於上海電機學院機械學院的大四學生王佳茂來説,自加入機械學院創新集訓隊(以下簡稱集訓隊)以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4年參加的“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在決賽的最後一天,他和參賽的隊員們就“封閉”在一個房間裏,面對著電腦幾乎一動不動,24小時不眠不休,正餐就索性用學校送來給他們做夜宵的幾盒速食麵解決了。上交比賽論文的那天是早上八點,他們覺得快要虛脫了,最後,他們獲得上海賽區二等獎。

  王佳茂所在的這個團隊與一般的學生社團不同,這是一支由本科生組成的創新集訓隊,這些學生成績優異,對科技創新充滿熱情,在科技競賽、學術研究等多方面開展實踐,斬獲了多個科創競賽獎項,尤其是2015年獲得了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的稱號,全國僅50支學生創新團隊獲此殊榮,也是該校學生創新團隊首次獲得該項榮譽。

集訓隊創立之初,導師們與學生共同攻堅克難。

  專注科研的創新梯隊

  在2012年參加“飛思卡爾杯”智慧車比賽期間,除了上課時間,王佳茂和隊員們幾乎每天都泡在實驗室邊學習控制,邊調試車子,實驗室就成了隊員們的起居室。有時編程到淩晨,他們就在地上鋪一張涼蓆,支一張蚊帳,在地板上睡上幾個小時,醒來後繼續學習,繼續調試程式。據集訓隊隊長、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12級學生王順利回憶,有一次,經過四五個小時,程式調試終於成功了,大家都長舒了一口氣,隊長王景夏立馬激動地直接往地上一躺。最終,集訓隊榮獲了華東賽區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上海電機學院校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該校機械學院創新集訓隊創建於2006年9月,由該校的于忠海教授發起,依託上海市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重點學科建設平臺,由機械學院承建,機械學院和上海電機學院團委共同管理。機械學院創新集訓隊是一支由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上海電機學院本科生自主組建的,以大學生科研創新為目的的研究團隊,現有核心團隊成員56人,指導教師10人,主要研究方向:家用、居家機器人;CAD/CAM技術研究和應用;數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現已發展為一支具有優秀專業素養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水準科技創新隊伍。

  目前,創新集訓隊已逐漸成熟,團隊核心成員幾乎人手一個項目,借助上海市大學生科創項目的支援,電機學院師生的科創事業正做得如火如荼,每年新申請的項目和結題項目均達二三十個。在運作中,集訓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層次開展大學生科創活動,形成“學著幹,自己幹,領著幹”階梯式科學訓練方式和結構合理的大學生梯隊結構;從集訓隊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模式中,發展形成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級學生的“傳、幫、帶”體系,促進大學生科創活動的可持續性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活躍大學校園科技文化氛圍。

  自2008年以來,集訓隊團隊成員連年申報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項目共計123項;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參加上海市機械工程創新大賽獲獎6項;參加上海市“上圖杯”先進成圖技術大賽獲獎9項;參加全國三維數字化設計大賽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近3年來,團隊中的學生參與發表EI論文4篇,SCI論文1篇;申請專利375項,其中發明專利57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集訓隊獲得的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稱號。這是在2004年鄧小平同志百年誕辰之際,根據小平同志的遺願,小平同志親屬捐獻出鄧小平生前全部稿費,委託共青團中央等單位共同設立的獎項。

  在上海電機學院機械學院副院長、集訓隊指導老師尚海龍看來,現在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的確是最具創新與創造活力的群體,但是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也低,在他看來,在大學裏先種下學生的創新基因,條件成熟後再創業,就更有了底氣。

  業內專家認為,這種創新集訓實驗堅持近十年,成效顯著,可以作為一種嘗試向更大範圍推廣。

  認真、專注、不放棄

  作為創新的重要環節,集訓隊的科研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一個優秀的科創項目,一定會涉及多個學科,需要多學科專業知識的交叉融合。“術業有專攻”,作為主修機械專業的學生,項目中的機械理論設計、三維建模等方面是隊員們的強項,但電力電子、控制工程等方面就會成為他們的短板。對於跨學科知識的欠缺,隊員們不斷請教其他學院的老師,在圖書館自學。在科研的同時,隊員們還要兼顧學業。就算在實驗室熬到淩晨2點,隊員們也還是得在上午繼續上課、完成作業。按照集訓隊的退出機制,一旦某門學科考試挂科,隊員就會被清退。作為集訓隊的成員,他們必須是所在專業成績優異的學生。

  2014年,在參加第四屆上海市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時,集訓隊需要製作環保無碳小車。由於這種小車是依靠重力勢能驅動,還要依照比賽規定在啟動後走一定的路線(包括繞樁),因此機械結構十分精密。在最初的圖紙設計階段,隊員們設計了多個方案,每一次開會討論之後又要幾乎全盤推翻,反覆討論,重新改進。很多次,修改到淩晨,實在撐不住,隊員們就會設一個鬧鐘,用實驗室裏的泡沫板做床,躺在泡沫上先“瞇一會兒”,一個小時後再起來繼續“戰鬥”。

  圖紙完成後,就需要初步加工一輛成形的小車。隊員們自己加工失敗後,他們就帶著圖紙,騎著自行車去尋訪加工小車的合適加工廠,幾乎跑遍了閔行區江川路上的老工廠。但由於無碳重力小車的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工藝難,且只有單件加工的訂單,多數工廠都拒絕了他們。

  在跑了十多家工廠後,他們最終找到了一位有著二十多年經驗的工廠老師傅,老師傅一開始也拒絕了他們,實在沒有辦法,王順利和隊員黃歡、梁卓就開始跟師傅“磨”。據王順利回憶,師傅邊做工,他們就邊在師傅旁邊和他“嘮”,有時聊聊師傅加工的零件,有時聊聊學校的情況,一開始師傅也會回應他們。也有一段時間,師傅只是盯著車床,不理他們,他們就不説話,在一旁站著看著他做工。“嘮”了快三個小時,師傅將近收工了,終於答應幫他們加工,最後的成品也很令人滿意。

  經過了四個多月的準備,集訓隊最終站在了位於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體院館的決賽賽場上,然而他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比賽的場地並不平整。據王順利回憶,當時地面是鋪的木質地板,可能因為受潮,一些地板已經變形隆起。偏偏他們比賽的二號賽道上有這樣的隆起,在小車的啟動位置前形成了一個小上坡。原本在平整地面上可以立馬啟動的小車在第一次啟動時成了“啞炮”,完全沒跑過出發線。這時就只剩下第二次啟動機會,如果不成功,成績就只有“零”。

  幾個小夥子急得直冒汗,他們只能試著用腳踩平地板,小車出發之前他們還在用雙手反覆地去按壓隆起的地面。慶倖的是,第二次小車啟動成功了。最後,機械學院創新集訓隊奪得上海市一等獎的桂冠。“那個時候它是一點一點往前動的。”小車啟動較慢,卻還是衝過了出發線,回憶起那一刻王順利還是很激動,“沒有之前的效果理想,但起碼它衝出去了,當時一衝出去,我們都想哭了……太揪心了。”

第四屆上海市大學生工程訓練大賽決賽現場,集訓隊賽前調試。

第四屆上海市大學生工程訓練大賽決賽現場,集訓隊賽前調試。

  讓作品真正走向市場

  科創集訓隊的成員們不但滿懷熱情,更是個個身懷絕技,有建模達人,有編程高手,更有天馬行空、創意無限的新人。上海財經大學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劉志陽教授表示,創新創業供給的源頭在於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主渠道,大部分高校不僅缺乏對創業教育的理性認識,而且創業教育也沒有融合到高校人才培養的整體體系之中,而創新創業供給的直接對象就是好的項目。與中國的實體經濟大喊“缺錢”相反的是,不少創投機構並不缺乏資金,而是缺乏好的投資項目,通過社會多種有效方式孵化有前景的創業項目的供給,不但可以實現資金的運轉,而且可以實現財富的積累。

  這與尚海龍的設想不謀而合。談及集訓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未來發展,他説下一步將把集訓隊的創新項目和創意與生産實際進一步結合,解決實際應用問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從而更好地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先進製造業輸送更多的人才。

  尚海龍認為,很多學生的“創新創意”只是停留在完成作品的階段,沒有推向市場。“我們也在挑選一些有市場能力和競爭力的産品,通過行銷的包裝和運營推向市場,鼓勵學生走向創業的道路,前期已經有部分學生的作品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如隊員蔚國飛的‘寵物智慧家居’項目剛剛獲得了浦東新區大學生創業項目比賽二等獎,已經進入張江高科技園區進行項目孵化,也有很多成員一畢業就創辦了公司,走上了創業道路。”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