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孵化器倒閉事件幕後:騙錢圈地時代要終結

2016-02-22 09:22:00    來源:善緣街    

  整體而言,已發展出多種成熟商業模式、塑造與孕育了創客文化與浪潮的企業孵化器産業仍在正常運作,但受到上游投創圈的收緊與冷靜、供過於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孵化器本身將根據市場做出相應調整。

  “2015年上半年,深圳南山附近的公交車、廣告牌上處處都是孵化器的廣告,一棟建築裏從頂層到地下室都可能有孵化器,而如今朋友圈內、飯桌上常常聽到孵化器關門的故事”。

  近日,國內某主流報業關於深圳“地庫實驗室”孵化器倒閉的報道在圈內傳開,文章對於當代國內的孵化器生存現狀描述中透露出擔憂,隨後也有數家媒體發表“孵化器倒閉潮”論。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九死一生的警示?

  智東西針對北深等地的孵化器領域代表性從業者、投資人、創業者進行採訪,一探虛實。

  首先,我們有必要對孵化器的典型經營與服務模式進行梳理。

  據維基百科定義,企業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s)指為初創型小企業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和一系列支援性綜合服務,使其成長為成熟企業的一種新型經濟組織。

  企業孵化器這一正式的概念起源於美國,1980年代,孵化器開始在美國本土快速發展並經英國和歐洲傳向世界。國內的創業孵化器文化由上世紀80年代興起,主管部門為科學技術部。有趣的是,中國首個企業孵化器設立點並不在北深、而是武漢東湖(光谷)。

  四類經營模式

  現階段,國內較成熟的孵化器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代表性經營模式:

  – 企業平臺型,如中國移動、電信、百度、騰訊、微軟等科技科技型企業已建立的旗下孵化器。以大型科技企業為主導,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與市場資源,通常也具有較高水準的管理與顧問團隊,其目的主要是為上游企業來新技術推動。

  – “天使+孵化”型,大眾最為熟知的類型,主要效倣美國YC等模式,如洪泰創新空間、創新工場、啟迪之星孵化器等。 該類孵化器由民間資本或教育類機構主導,同時提供業界經驗人士作為導師,在項目的篩選上傾向於創新服務模式,入駐後對部分企業進行天使投資,並在後續融資中退出實現股權溢權。

  – 開放空間型,即俗稱的孵化器1.0,以提供較低廉租金的辦公場所為主,定期組織沙龍或講座,不能直接為創業者提供投資基金,但以營造創業生態圈為口號。以車庫咖啡、3W咖啡、科技寺等為代表,特點是創立門檻低,活動豐富。

  – 垂直産業型,該類孵化器更具專業性,針對某一産業進行定向孵化,提供現有産業技術,同時幫助特定領域創業者將技術落地,産業化發展。主要由政府或産業協會主導,相比資金、技術服務,更看重資産模式,如中關村雲基地、上海雲基地等。

  兩隻背後推手

  一些孵化器也正在向綜合型服務邁進,較通俗的説法是:“孵化器1.0是’二房東’,提供辦公場所;2.0是’保姆’,提供食、用等生活服務;3.0則是拉錢、找機會。當然,在較清晰和透明化的服務與運作模式下,還隱藏著圈內彼此心照不宣的兩隻背後推手,通過智東西的採訪與調查,得以浮出水面。

  – 地産商:化解庫存。在2015年,以SOHO 3Q、優客工場為代表的地産型孵化器開始出現,如優客工場在籌備期的第一個月內,便與萬科集團、鴻坤集團等大型地産公司深入合作,快速覆蓋十余個場地;大多數普通企業孵化器在選址方面,也通常以空置廠房、辦公樓、地下室等物業為主,或由直接業主創辦或團隊租賃創辦。

  隨著商業地産整體空置率快速上升,企業孵化器的出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為房地産商化解了庫存過剩的壓力,也包含著某種佔地圈資源的意味。

  – 地方政府:補貼與免稅。通過一定數量的孵化器開設,地方政府得以完成國家對於“雙創”目標的指標與計劃,同時,獲得上級政府的財政預算及補貼、稅收減免,再將其惠及到地産商或孵化器創辦團隊。大量孵化器的涌現,在短期內,對於政府和創業者而言是雙贏的。

  這也正是為何企業服務機構能夠拿到較市面上更優惠的租金以及更多的補貼的主要原因。

  兩股強大的力矩在推動孵化器産業加速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一批無法靠自主力量運營、缺少盈利模式的“殘次品”,以至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如何求存?

  那麼,在面對一波企業孵化器平臺淘汰制的衝擊,現存較成熟的孵化器類平臺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呢?智東西記者為此針對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潘昊、億覓創始人譚健榮、北京創客空間創始人王盛林等人進行了採訪。

  - 形成自己的現金流

  億覓創始人譚健榮表示,依靠廉價租金和工作場所為噱頭能夠吸引一部分創造業入駐,但卻維持不了長期運營。無論是融投資平臺的搭建還是其他拓展類型服務費的收取,都要依靠自身使孵化器的現金流轉動起來,不然上百萬的補貼和啟動資金很快會被燒完。

  億覓旗下的孵化器採取通過收取租金,與孵化團隊進行技術、設計合作等方式實現運作。譚表示,隨著資本的收緊,一些創業團隊面臨解散或是控制收支等問題,孵化器的需求會進一步縮減。

  - 時間、機會是更重要的服務

  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潘昊表示,對於創業團隊而言,工作場地的需求只是暫時和次要的,時間與市場機會才是真正的需求,也是孵化器更重要的服務內容。

  柴火空間在服務對象上更傾向於未進行過融資、眾籌的早期創業者,提供技術、工具、場地等服務,並收取費用。

  - 建立自身特色

  北京創客空間創始人王盛林表示,預計2016年會有不少眾創空間遇到困難關閉。主要是因為眾創空間缺少差異化,同質化太過嚴重,能否找到自身特色和聚集相應資源為創業者帶來切實幫助是關鍵,為創業者創造價值了,就會有對應的經濟收益。

  眾創空間除了場地租賃外的商業模式也依舊在摸索中。他同時表示,孵化器的更新換代只是創業的常態,因為近年來創業者快速增加和媒體大量報道受到更多關注而已。

  後記

  回到開篇的問題,“工位從未坐滿,一場活動只有兩人參加”在某種程度反映了少數企業孵化器慘澹的運營狀況,但遠不到“朋友圈內、飯桌上常常聽到孵化器關門的故事”的程度。

  整體而言,已發展出多種成熟商業模式、塑造與孕育了創客文化與浪潮的企業孵化器産業仍在正常運作,但受到上游投創圈的收緊與冷靜、供過於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孵化器本身將根據市場做出相應調整。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會回避,打著“孵化器”旗號卻在騙錢圈地的畸態現象,在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下,一批本身並不具備經營能力、不了解創業者真實需求、無法實現良性運轉的孵化器理應被剔除出局。

  同時,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在未來,能夠針對孵化器産業的監管與配置方面提供更為成熟、惠民的方案。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