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2 09:59:00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倡“網際網路+”概念,正式提出“制訂‘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十月,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將在吉林大學舉行。作為一項全新的賽事,比賽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從網際網路到“網際網路+”,標誌著以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傳統行業的進一步融合與連接。對於創新源頭的高等院校而言,如何融合、怎樣連接,重塑高等教育的內部結構,放大創造力,孕育更多的創意,激活校園每一個創新創業細胞呢?為此,本刊特約吉林省部分高校校長一起就以上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主持人:本報記者 李薇薇 通訊員 于英煥 季洪濤
訪談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學校長 李元元;東北師範大學校長 劉益春;延邊大學校長 樸永浩;長春理工大學校長 于化東;長春工業大學校長 張會軒;北華大學校長 李延忠;吉林農業大學校長 秦貴信;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 宋柏林;吉林財經大學校長 宋冬林;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張湘富
融合連接: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引擎
旁白:騰訊創始人馬化騰説:“今年總理的報告提‘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我感覺是網際網路走出我們所謂的新經濟這個圈子,走到更廣闊的天地,跟所有行業結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風口。”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中國傳統行業之一的高等教育,知識的封閉性、權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主持人:有學者認為,以前大家把網際網路當作輪胎,但其實它是發動機。資訊化與工業化不再是並列關係,而是資訊化驅動工業化的關係。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正確認知“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做出哪些應變?
李元元:18世紀中後期以來,每個世紀之交的前後四十年間,都是生産力推陳出新、升級換代的深刻變革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時代,第二次是“電氣+”的時代,第三次是“電子電腦+”的時代,進入21世紀則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意味著網際網路由工具變為主導,關鍵是要思考和明確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什麼和如何“+”的問題。對於高校而言,必然是“網際網路+教育”。如何“+教育”便是需要深入思考與探討的重要議題。吉林大學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順勢而為,將網際網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學校深化綜合改革三者相加,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一是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學校通過實施慕課建設計劃將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應用與共用。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分類指導,構建層級遞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全面培養塑造學生創新能力和網際網路思維。三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吉林大學承辦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並以大賽為抓手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培養激發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畢業生更高品質創業就業。
樸永浩:今年政府將“網際網路+”納入國家行動計劃,我理解是重點推進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滲透與融合,努力促進深層經濟結構轉型。在推進高等教育與“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上,延邊大學注重結合多元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優勢,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第一,改革大學外語教學模式。我們在原有“大學英語”“大學日語”兩門必修課的基礎上,增設零起點“大學英語”“大學日語”“大學朝鮮語”“大學俄語”4門必修課程,“高級英語”和零起點“基礎日語”兩門選修課程,發揮地方綜合性院校的民族優勢和東北亞的區域優勢,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第二,在課程建設上,根據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新生研討課、多元文化課、核心通識課,內容或與前沿領域有關,或與學校民族特色相連,帶領學生走進一個更加精彩的學術空間。
于化東:“網際網路+”的主要特質之一是跨界融合,對高等教育來講,我認為首先必須跨越思維觀念之“界”。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其帶給我們啟示:要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必須培養大批有創新能力的教師。事實上,教師的創新能力一直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我們應該從青年教師的創新能力培養入手,以科研項目為切入點,使其在參與交叉學科和綜合發展學科研究的過程中受到創新訓練。以長春理工大學為例,學校將光學工程、資訊與通信工程等主幹學科的青年教師安排在空間鐳射通信、奈米操縱與製造等多個領域不同的研究中心,由海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校內的資深專家親自指導,參與多項前沿課題研究。
劉益春:我與于化東校長的觀點基本一致,“網際網路+”背景下,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培養尤為重要。作為一所師範類院校,我們在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能夠傳播創新創業精神和知識的師資方面進行了多年持續不斷的探索。2007年,在東北地區建立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在國內率先提出並踐行“師範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U-G-S)三方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新機制,構建了理論與實踐高度融合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對於非師範專業的人才培養,借鑒了U-G-S模式的成功經驗,自2013年開始積極探索“師範大學—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U-G-E)三方協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此外,我們還在基礎學科以“基地班”的形式,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順勢而為:營造開放式創新生態
旁白:良好的生態系統是可以實現自迴圈的。“微信之父”、騰訊公司副總裁張小龍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讓所有的生物能夠在森林裏自由生長。高校是社會創新的“森林”,創意、創新、創業的生態迴圈離不開陽光、水分和空氣。
主持人:“網際網路+”究竟能“+”多少,我們無法想像,這取決於人們基於實踐的創新能力。事實證明,大學生這個思維活躍、創新能力極強的群體一旦投入到實際中,便能迅速燃起創意的火苗。今天是創新創業的最好時代,高校如何塑造創新教育生態?
宋柏林:《易經》有言:“傾否,先否後喜。”意指人由自我封閉的狀態,轉變為開放的狀態,最後達到欣喜的狀態。目前,高校課程設置和教學資源配置基本依照專業和專業化人才培養目標而定,由此帶來的專業人才在知識廣度上相對薄弱的弊端日益顯現。“網際網路+”時代,高校必須打破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固有的結構和邊界,建立跨專業、交叉選課、按需選課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全新的開放式課程體系。目前,長春中醫藥大學正在通過實行校園網路全覆蓋,嘗試將中醫學、中藥學經典課程的核心知識點、重要銜接點,移至網際網路、移動終端以及各類線上課程平臺上,面向全校所有專業開放,實現知識學習生活化。同時,構建形成性、追蹤式新型評價體系,將學生課內外學習、師生互動作為主要觀測點進行系統考核。
秦貴信:我完全贊同宋柏林校長“先傾後喜”的觀點,在“網際網路+”背景下,我們需要開創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把“網際網路+”思維融入高校育人的全過程。以我校畢業生張家琦創辦鮮花速遞同城淘寶店為例,經過3年多的經營,與國內300多個城市3140家花店建立合作關係,交易額達到700萬元。雖然這種創業模式並非始於“網際網路+”概念的提出,但他充分運用了大數據背景下的“網際網路+”思維。再者,高校更應該作為一個社會的知識源,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手段,延伸外部創新生態。在歷屆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上,我校在菌菜基地展館設計、布展時,突出其創業創新、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特點,將其打造成了一個集自然博物、歷史傳承、科普教育、休閒體驗、産業示範于一體的精品展館。今年,菌菜基地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成為一個非常好的知識輻射源。這些都是“網際網路+”思維帶給我們的改變。
張湘富:知識是資訊的子集,資訊是數據的子集。“網際網路+”時代,現代資訊技術手段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愈加重要,加快“智慧校園”建設,可以使人才培養實現“精確制導”。我校與長春市政府聯合建立了全市區域衛生資訊交互平臺,採集全市各醫療網點的醫生資訊、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歷等資訊,實現醫療機構間的資源共用、業務協同。以此平臺為基礎,學校開設了衛生資訊管理專業,政校聯合培養,充分發揮軟體應用、職業環境和實訓場所的優勢,培養具有統計分析、電腦技術、醫院管理等多學科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現已成為學校特色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掌握了醫療、護理、藥學、口腔等工作站的數據和電子病例等資訊,提高了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和課堂教學的精細化、精準化,為學生打造最優學習路徑,為教師提供貫穿教學全過程的大數據智慧解決方案。
智慧校園:全力發展眾創空間
旁白:“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2014年,新加坡提出“智慧之國”計劃,把全世界年輕的創業人聚集在一起,提高整體創造力水準。被稱為“創新國度”的以色列,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興企業總數超過歐洲的總和,源於大都以技術為驅動。
主持人:給年輕人機會就是給未來以夢想。如今,在政府主導創新創業的大環境下,國內一大批以創新工場、創業咖啡、創客空間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高校打造眾創空間,如何發力與借力?
李元元:吉林大學把深化“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教育和促進學生自主創業作為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實施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六個一”工程,即組織一個創業論壇、評聘一批創業導師、設置一門創業課程、舉辦一項創業競賽、建立一批創業基地、樹立一批創業典型,構建支撐創新創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同時,結合學生創業特質,構建三種創新創業模式:高科技成果轉化型、“網際網路+”産業型、公益創業型,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更好地激發學生創業意識。目前,我們正在籌建“大學生創業基金”,準備引入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啟動學生創新創業園和“網際網路+”産業集聚園園區建設;成立創客空間,打造一站式創業服務,努力讓學生的創業成果走出賽場,進入市場。此外,校友也是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一支重要力量,以我校重慶校友會為例,他們自主籌資選擇支援來渝尋求發展的年輕校友創業。
宋冬林:受到創新工場、創業咖啡等眾創空間的啟發,吉林財經大學圍繞“理實交融,知能並重”的特色,正在構建“招生—教學—實踐—就業”四位一體的創新創業平臺,鼓勵學生結合金融、會計、物流、行銷等專業知識,組建創業團隊,走出校園,走入社會。2015屆畢業生王佐文的創業項目“宅窩窩”,以高校快遞最後一公里服務為切入點,充分滿足“足不出戶,收發快件”的終極服務需求,獲得北京天使投資500萬元。項目的啟動,帶給我們深刻的思考:“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不是直接解決一個問題,而是通過解決一個問題搭建一個平臺,服務一個更大的目標。
于化東:尊重人性是網際網路最本質的文化,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是教育永恒的追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倡導的“本科生研究工作機會計劃”和“獨立活動計劃”強調課內與課外的有機融合,整體推進創新教育的做法為我們提供了範例。就長春理工大學而言,學校在改革教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借助光電技術特色優勢,與海信集團、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等分別共建“光電顯示聯合實驗室”“奈米光子學與生物光子學聯合研究中心”,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科研工作機會,著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以教師科研背景為支撐,以創新創業競賽為引領,採用創新和創業相結合、孵化和投資相結合的方式,集中打造科研型眾創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大學生的群體智慧。以學校和某科技公司近期開展的合作為例,公司在學校大學科技園內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舉辦線上及線下創意競賽,對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對創業團隊提供技術服務、資金支援,學生創新成果優先在公司實現轉化,是科教融合模式的一個有益探索。
張會軒:創新創業競賽是激發大學生群體智慧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日常工作中,長春工業大學比較注重搭建學生競賽平臺,“一院一賽”“金點子”“創青春”等創新創業競賽已經成為學校的特色活動。在此基礎上,我們結合學校與地方、行業合作緊密的特點,以大學科技園為核心,在校區周邊構建了集教育實訓、孵化轉化、加速發展三大功能于一體的創新創業發展帶,實現學生創意、創新、創業的有效連接。各學院選擇創新競賽中具有較強轉化能力的項目進入大學科技園孵化,輔以教育實訓、創業培育基金,完成創業項目的試運作和集中展示,引入風險投資,最終實現賽場項目最優轉化,從集中“校園智慧”走向“智慧校園”。
李延忠:張會軒校長的觀點印證了大學科技園在創新創業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北華大學在“一主多樣性,創新實踐型”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以項目庫、創業中心為基礎,重點打造眾創型科技園、創業園。以機械工程學院創新實踐項目庫為例,項目資源經常保持在300個以上,大部分是由師生向社會和企業徵集而來,其中涵蓋了學生自選項目、科技創新競賽項目、實驗室設備改造項目、教師的科研項目和教研項目等,蜂王漿挖掘機、智慧護理床等創新實踐項目完成創業園的論證、科技園的孵化,目前得到成功轉化,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榜樣。
尋求突破:創新人才培養的著力點
旁白: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4年報告認為,網際網路已經重構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國正邁向數字化轉型的新時代,而網際網路經濟潛力的釋放取決於政府舉措和行業接受度。一場數字革命正在中國風起雲湧,企業擁抱網際網路技術的程度越高,他們的運營就越高效,並最終轉化為生産效率的提升。
主持人:當前,“網際網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以慕課為代表的教育細分領域愈發清晰,高等教育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撬動適應“網際網路+”時代創新人才培養的支點?
李元元:社會發展與技術變革一定會倒逼人才培養的體制與機制改革。“網際網路+”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機制,加速學科交叉融合,構建校內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的協同育人機制。首先,興趣是選擇的第一步。為實現以興趣為導向的專業融合,我們將全校大一、大二的學生集中在基礎教育園區,突出開展寬口徑的基礎教育培養之後,大三、大四返回各校區並自主選擇分專業。其次,深入推進本—碩—博連讀培養模式改革,打通本科生與研究生培養方案,整合線上和校園學習優勢,以問題和現象為導向,引導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塑造批判思維,培養學習能力。最後,就是努力讓教師為學生導航。鼓勵跨學科雙導師制,尤其是鼓勵有條件的學科開展與國內外一流學科的聯合培養,聘請校外人員擔任合作導師。
劉益春:創新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創新型教師。今年年初,東北師範大學制訂了“本科教學品質全面提升計劃”,啟動了一系列教學改革與建設舉措,其核心指導思想就是“建立健全與資訊化社會發展和世界一流師範大學辦學定位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品質”。我們對卓越教師、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和應用型精英人才,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通過適當壓縮學分總量(135-155學分之間)、提升選修課程比例(不低於畢業學分的三分之一)、部分課程實行免修制度等措施,引導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單獨列出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組,供全校學生選修。學校還一次性拿出1800余萬元支援學院開展本科教學綜合改革,重點推進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改革,如混合式教學、教考分離等。
李延忠:近年來,跨界融合理念逐步為國內學術界、教育界學者所重視。創新人才培養必須依靠學科交叉力量。作為綜合性大學,北華大學具有學科專業交叉整合的先天優勢,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一是相近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學校將電腦學院的網路工程專業和電氣學院的電子資訊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以及機械學院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部分整合,進行新一代資訊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二是以項目為引領,跨學科、跨行業交叉融合,如電腦學院與醫學相關學院聯合開發的大數據背景下疾病預防診療平臺和移動醫療大數據終端項目;三是與網際網路邊界較遠的學科專業,如教師教育、哲學社會科學相關學科,依託電腦學科和資訊傳媒技術,培養學生的網際網路思維,掌握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形成跨學科、跨專業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
宋冬林:完全贊同李延忠校長的觀點。針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基本固定、重理論教育、與行業合作銜接有差距等不足,吉林財經大學結合各專業特點,設計出了獨具特色的“實驗室”教學。在這些“實驗室”裏,來自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物流企業、律師事務所、酒店等行業的管理人員為學生授課,學生上課的同時也在實踐。如亞泰工商管理學院與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合作,引進先進的酒店管理軟體程式,學生在學習中和酒店對接互動,不斷提出新問題完善軟體程式,最終成為酒店管理的高端人才。
《中國教育報》2015年10月12日第9版
一杯臺味飲料,裝滿他們創業夢2015-10-12 09:13:00
“硬蛋空間”落戶中關村 智慧硬體産品滲入生活2015-10-12 08:40:00
創新貨幣信貸政策助力穩增長2015-10-12 08:39:00
創新引領“江蘇智造”2015-10-12 08:36:00
電子一條街變身“創業大街”2015-10-12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