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夫妻“登陸”創業:希望兒子也能在大陸發展
【港澳臺專線】臺灣夫妻“登陸”創業:希望兒子也能在大陸發展
中新社福建寧德5月2日電 題:臺灣夫妻“登陸”創業:希望兒子也能在大陸發展
作者 林榕生
“轉眼間來大陸已經19年了,一路走來,看著寧德跳躍式發展,感到很震撼。”來自臺灣花蓮縣、現年62歲的邱鳳麗近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對中新社記者説。
2004年,邱鳳麗與丈夫郭先生從臺灣來到大陸生活、創業。“那時候因為孩子在福州市的大學唸書,聽説大陸挺好的,就直接過來了。”邱鳳麗説,之後通過在寧德發展的臺灣老鄉介紹,便“紮根”在寧德。
初到寧德時,飲食的差異讓夫妻倆頗為不適應。邱鳳麗説,她和丈夫的飲食習慣比較清淡,而寧德這邊相對來説口味會重些,“(以前)基本都是自己煮了吃,現在也習慣了”。
隨著時間推移,邱鳳麗夫妻倆慢慢地融入大陸的生活。“到了這邊親身體驗後,才感覺到大陸真的很大。”邱鳳麗感嘆道。
因此前在臺灣從事養殖行業,夫妻倆到寧德後還是選擇了“老本行”——養殖鮑魚。他們通過多次實地考察,將養殖基地選在寧德市霞浦縣長春鎮呂峽村,並住在養殖基地。2013年,因市場變動,夫妻倆將養殖品種轉換成南美白對蝦。
每年5月底到10月初,是邱鳳麗夫妻倆最忙碌的時候。她説,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到養殖場,一直忙到晚上11點左右才回家休息。“但收入不錯,每年産值在一百五六十萬人民幣左右,主要銷往福州、深圳、上海等地。”
“紮根”大陸19年,夫妻倆因工作的原因很少回臺灣,主要通過微信等與臺灣的親人朋友聯繫。“經常會和家人視頻聊天,互相了解生活情況。”邱鳳麗稱,親戚朋友也有來大陸游玩,都説這邊方便,高樓大廈多,感受到了大陸的繁華。
與臺灣一水相連的寧德,近年來在深化寧臺融合發展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落實臺胞同等待遇,切實維護臺商臺胞的合法權益,吸引更多臺胞前來學習、就業、創業、生活。
截至目前,寧德共有臺資企業111家,總投資15.3億美元,涉及冶金、電機、石材、食品加工、農業養殖、茶葉、花卉等産業。
“寧德市、縣兩級政府部門對我們非常關心,給了我們很多幫助。”邱鳳麗説。
幾年前,邱鳳麗與丈夫把臺灣的房子賣了。她説,已經習慣了大陸的生活,以後有空會回臺灣走走,看看親戚朋友,希望以後兒子也能在大陸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