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子攜手調研濕地保護與利用
新華社福州7月24日電(記者林凱)兩岸大學生休閒農業與AR技術應用調研成果24日在福建泉州發佈。兩岸大學生通過趣味彙報的形式,以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的方式,深入探討城市綠肺中的濕地保護及其永續利用問題,進一步了解濕地功能性帶來的經濟效益。
此次調研活動由SOZOTEAM大學生公益組織發起,從7月10日持續至24日,嘉南藥理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淡江大學等臺灣高校的16名大學生,以及來自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泉州輕工職業學院、泉州市農業學校等大陸高校的24名大學生,深入泉州的晉江九十九溪小橋村、南安市侖蒼村和後安村進行實地調研。
臺灣嘉南藥理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教授陳健民説,濕地環境直接的功能在於生態、防洪及凈水。在生態上,它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息地,是水陸間的最重要生態緩衝系統,人類應更加積極保護,找到環境與人共存的平衡點。
參與本次調研活動的臺灣大學生中有九成是首次來大陸,臺灣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系的陳映廷便是其中之一。她所在的小組主要負責晉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的景觀種植,通過14天的調研,她們認為,該區塊濕地面積較大,配合生態工法,可以選用木棧道作為園區水上道路。在濕地沿岸種植落羽杉林帶,通過植物四季顏色變化與沿岸水體結合,既能營造靜謐和諧的氛圍,又可作為攝影愛好者的打卡聖地。
陳映廷説,兩岸同學的生活習慣、文化與語言相近,大家攜手合作調研,雖然時間不長,但也有助於彼此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建立友誼與共識。
臺灣中華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李宗霖説,兩岸學生教學文化交流,豐富了兩岸年輕人的思想觀念,希望他們今後能持續關注環保議題,加強環境保護及永續利用方面的合作。